史上最慘!國銀外幣存款半年大減逾兆元 AI支出撐放款

2025年6月國銀外幣存款、放款,各月減528.4億元及47.5億元,連兩個月呈現同步衰退。圖/路透

據金管會與央行統計,2025年6月國銀外幣存款、放款,各月減528.4億元及47.5億元,連兩個月呈現同步衰退。

金融圈指出,市場預期9月美國聯準會將降息1~2碼,將進一步削弱外幣存款吸引力,但降息同時有助企業舉債與投資成本下降,配合供應鏈轉移需求,仍有望支撐外幣放款動能。

6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482.4億元,月減528.4億元已連四個月縮水,累計上半年大減1兆617.3億元,是史上同期最大衰退紀錄。

金管會指出,因法人戶支付貨款、投資款匯出及資金調度,加上6月美元續貶,弱勢美元換成強勢臺幣,四大因素使存款量欲振乏力。市場認爲,7月美元回彈可暫止穩,但9月降息後,弱勢美元恐再度壓縮外幣存款。

6月底國銀外幣放款餘額5,185.6億元,月減47.5億元,連兩個月下滑,累計上半年新增放款量395.5億元,僅剩去年同期的一半,主因同樣來自美元貶值。

若以6月底匯率29.902元換算,外幣放款餘額173.4億美元,反而月增4.9億美元,已連四個月增加,顯示企業對外幣貸款需求強勁,足以抵消匯率影響。

一家銀行主管說,下半年外幣放款仍具兩大支撐,一、資料中心與雲端服務持續擴張,帶動AI及高階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資本支出;二是因應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企業加速赴美設廠與跨境融資需求持續增加。

但他也提醒,最大變數仍是美國對等關稅與中美關係,後市全球貿易環境與主要進出口廠商接單情形,將影響外幣放款動能強弱。

金管會與央行日前公佈外幣存放款數字。金管會的國銀外幣存款數字含境內外(DBU+OBU)與海外分行,比央行的外幣放款僅算國內總行(DBU)還大。

若以外幣存、放款全換成美元計價,6月外幣存款餘額4,698億美元,月減13億美元,終結連二月升勢,顯示剔除匯率因素後,實質存款量仍在減少,應與企業季底加速還款、作帳效應有關。

相比之下,雖然外幣放款連四月增加,但6月僅小幅增4.9億美元,創近四個月最低,似乎反映上半年企業拉貨潮已近尾聲,下半年若需求降溫,放款增速恐受壓抑。

整體而言,外幣存款持續受美元走弱與資金匯出拖累,短期難見回升;外幣放款則在AI資本支出與供應鏈轉移支撐下仍保有韌性,但後續需觀察美國降息、關稅政策及全球貿易動能變化,纔是決定外幣放款能否續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