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存款大縮水 史上最慘 前五月蒸發1兆89億元
強勢臺幣重壓外幣存款動能。記者曾學仁/攝影
強勢臺幣重壓外幣存款動能。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1,011億元,月減6,707億元,累計前五月蒸發了1兆89億元,幾乎吞噬了去年一整年的新增量,單月和前五月減額同步寫史上最慘紀錄。
外幣存款已從史上高點,連三個月下滑。金管會指出,因5月美元貶值,弱勢美元換成強勢臺幣,外幣存款量自然大縮水。
若以5月底美元兌臺幣匯率29.929元換算,5月底外幣存款餘額4,712億美元,月增98億美元連兩個月走升,顯示剔除匯率因素後,以原幣計價的外幣存款量不減反增。
國銀外幣存、放款餘額概況
另一家行庫觀察,部分民衆因避險考量,將美元存款轉換非美貨幣持有;也有民衆趁臺幣走強,大撿便宜外幣,結購美元、日圓、澳幣等外幣資產做逢低佈局,讓5月「實際」外幣存款量略爲走揚。
6月臺幣匯率持穩,估外幣存款量有望回穩,惟進入第三季,美國料將降息1~2碼,外幣存款水位恐難大幅增加,今年應難重站回15兆的史上新高。
金管會公佈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數字(包括DBU、OBU與海外分行)。1月受企業春節調度資金,使外幣存款減少1,172億元,2月年後資金回籠,增加2,265億元,3月美元升值下卻減少582億元。
4月起美元轉貶,外幣存款暴跌3,893億元,5月美元貶幅擴大,水位再降6,707億元,累計前五月外幣存款量已蒸發了1兆89億元,快吞噬了去年一整年新增1兆854億元的存款量能,年減3.5%更是史上最大衰退幅度。
這也意味着去年一窩蜂搶進美元高息定存者,利差恐已全被匯損吃掉,滿手美元,又想換回新臺幣者,只能以時間換空間,等待美元反彈契機。
5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1,011億元,從2月史上巔峰跌落至今已連三個月走低。前十大外幣存款行中5月單月全線衰退,顯示匯率波動對外幣資產影響甚鉅,又以兆豐銀月減7%、一銀月減6%、北富銀月減4.5%居前三高。
若以年變動來看,則以中信銀年減7.9%最高,中信銀表示,因臺幣升值、市場競爭外,也因去年高基期使年減幅較大。
5月底列「兆元俱樂部者」仍有六家,中信銀、北富銀、兆豐銀、臺銀、玉山銀和第一銀,惟市場示警,一旦外幣存款量持續下滑,恐有銀行跌出兆元行列,市場關注何時出現「失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