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存款狂減 陷14兆保衛戰

國銀外幣存款面臨14兆大關保衛戰。金管會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外匯存款餘額續掉到新臺幣14兆0,482億元,較上月底減少528億元、月減0.4%,不只連四降,今年上半年更蒸發逾1兆元。圖/美聯社

國銀外幣存款近12個月變化

國銀外幣存款面臨14兆大關保衛戰。金管會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外匯存款餘額續掉到新臺幣14兆0,482億元,較上月底減少528億元、月減0.4%,不只連四降,今年上半年更蒸發逾1兆元。金管會指出,有四大原因,包括:法人客戶支付貨款、投資款匯出、資金調度,加上美元續貶,亦使折算爲新臺幣的金額減少。

金管會指出,外幣存款餘額在2022年10月首度衝破新臺幣14兆元大關,達到14兆1,678億元創下當時的歷史高點,當時環境主要是股市行情不佳、美元升息及升值,吸引客戶轉存外幣定存,而海外利差較大也使銀行積極吸收外幣存款,加上生產及出口活動尚佳、部分企業有借新臺幣存美元的財務操作,因而推升外幣存款量,之後外幣存款餘額一直維持在14兆元,並在去年11月首度突破15兆元,然而今年上半年已較去年底少了1兆0,618億元。

6月外幣存款餘額若還原爲美元亦是呈現月減。金管會指出,以6月底美元匯率29.902換算,6月底外幣存款爲4,698億美元,亦較5月底減少13億美元。

外幣存款兆元俱樂部依然維持六家,包括:中信銀1.4兆元、北富銀1.2兆元,而兆豐銀、玉山銀、臺銀、一銀皆在1兆元以上,其中年增率最大的是北富銀,年增11.6%,其次爲玉山銀,年增5.3%。

兆豐銀指出,今年6月外幣存款摺合新臺幣較去年同期略減,主因是受新臺幣較去年同期升值影響。

但若以原幣計算,較去年同期反而增加約4%。觀察今年上半年臺灣出口總額仍較去年同期成長,而兆豐銀往來客戶不乏國內知名半導體與伺服器大廠,在客戶貨款持續挹注下,外幣存款亦同步受益增長。

一銀指出,今年6月底全行外匯存款餘額較上月底減少約0.7%,減少主因美元匯率貶值。另較去年6月底減少約0.3%,主要也是美元匯率貶值所致。由於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因此近期祭出多元貨幣存款方案,以多元配置協助客戶因應調整,並建議分批結購分散風險。

華銀指出,今年6月較5月外幣存款平均餘額維持相當;相較去年同期則是減少,主要因美元兌新臺幣匯率貶值所致,也因此造成外幣存款摺合新臺幣的金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