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民調崩跌 其來有自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說「根本沒有臺灣光復節」,此說若成立,賴清德的中華民國總統還有什麼合法性、正當性呢?(資料照,劉宗龍攝)

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只有32.7%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高達57.8%的人不贊同;不僅創下賴總統民調聲望史上新低,也顯示大罷免遭「完封」近1個月以來,民怨仍如火山持續噴發,賴在大罷免大失敗後宣示推出的「四個調整」,並未發揮效果。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總統表示,爲了迴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將做出包括以經濟、民生、弱勢、青年爲優先的施政順序,以及行政與立法互動等4項調整。但最新民調顯示,僅有26.4%覺得有效,卻有57.6%不以爲然,而且每一個年齡羣組都呈現一面倒,認爲賴總統的「四個調整」沒有用。面對此一困境,賴清德會不會有所改變?

前述所謂調整卻未獲民意認同,可能是賴總統與民進黨根本沒有調整,還是照着過去的鬥爭思維與意識形態繼續槓下去。姑不論綠營對大罷免的失敗完全沒有本質性認錯的檢討,以最近朝野爲《財劃法》爭議較勁,行政院更是變本加厲,一切都怪罪立法院,問題毫無解決。

今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將在時隔24年後,再度恢復爲國定假日,但在美國在臺協會突然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老竈新燒後,民進黨立即見獵心喜,馬上附和炒作,黨秘書長徐國勇說「根本沒有臺灣光復節」,卻不管此說若成立,賴清德的中華民國總統還有什麼合法性、正當性呢?

民進黨過去一向給人會選舉、不會治國的印象,賴清德想以治國成效提升其支持度,難度相對較高,但用意識形態的抗中保臺、抹紅國會監督的民粹對抗,雖能達成短期效果,卻只會讓自己與臺灣的生機一路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