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藍白合的陷阱
中天電視20日舉行「國民黨主席大辯論」,藍白合成爲焦點。(姚志平攝)
國民黨主席改選首場辯論登場,藍白合顯然成爲焦點。雖然政治是朋友要多、敵人要少,但身爲黨的領導者,戰略目標的設定若一開始就把「藍白合」視爲爭取執政的前提,就可能替黨的主體性及發展想像性,設下諸多無謂框架,讓勝敗無法操之在己,利弊難料。
國民黨連續輸掉3次大選後,求勝若渴,逐漸有了「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都是好貓」的投機心態。不可諱言,政治是成王敗寇,舉凡任何有益選舉的事都須列入待辦事項。
尤其,就現階段情勢而言,國民黨在立法院要想過半,前提是必須把民衆黨8席算進來,雙方合作有戰術的必要性。因此,若有人把黨的主體性視爲鐵板一塊,打死否定藍白合,恐有冥頑不靈之嫌。
但合作是重返執政的條件之一,不可以是前提。如果2028是一幅拼圖,那麼這兩者在思維上的差異,在於前者重視每一塊拼圖,後者急於先找到民衆黨這塊拼圖,彷彿找不到它,啥也別幹了,但現實不該是爲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座森林。
藍白此刻若能立即做到珍視彼此,願互許承諾,同心共籌選戰,自是好事,但目前雙方除了誰退誰讓依然處於2024各懷鬼胎的狀態,價值、論述、形象、結構亦存在諸多扞格,這些事不是不能找到融合之道,但得花多少時間?花了時間就一定能有圓滿結果?誰都無法打包票。
總的來說,藍白合可以是重返執政的好戰術,但此刻國民黨的戰略目標,不該直接設定爲「藍白合共同重返執政」,若要如此跳躍性思考,就有可能落得「一子出錯、全盤皆墨」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