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罷出兩岸的焦躁
從民進黨2000年執政起,國民黨就被說賣臺,如今中華民國依舊挺立。圖爲反罷活動。(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罷免週六投票,大陸社羣與媒體報導不少有關臺灣大罷免的新聞,有些網路非正式投票竟有不少大陸網民也支持「大罷免大成功」,希望國民黨勝出的反而佔少數。大陸網民當然在說反話,他們的潛臺詞是:一旦民進黨掌握立法院多數,必推動法理臺獨,大陸就可順勢統一臺灣,如同大陸許多學者所言,臺獨鬧得越歡,統一就越快。
與此同時,進入投票最後階段,罷免與反罷免兩股勢力短兵相接,不少支持罷免的人士撰文解釋爲何要同意,理由千篇一律:爲了國家存亡,必須罷掉國民黨立委。
從民進黨2000年執政起,國民黨就被說賣臺,如今中華民國依舊挺立,選民可在26日決定是否要罷免藍委,就證明所謂「賣臺」的指控只是政治操作,更何況,執政者是民進黨,大法官也是綠營提名的,藍營縱使想賣,也賣不了。
爲了大罷免,罷團甚至說,當臺灣人選擇投降跪下的時候,中共會把臺灣的男人送去朝鮮,剩下女性及小孩都將成爲共產黨高官的「行動器官庫」。各種荒腔走板的仇中言論不停地傳播,無意間也加深大陸人民對臺灣的恨。
當兩岸官方無法溝通、民間又沒交流,兩岸人民都出現急躁感,完全不想理解兩岸關係的歷史經緯,喊打喊殺成爲最廉價的解決方式。對臺灣而言,就是獨,就北京來說,則是打,淪爲無法妥協的零和遊戲,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爲了一場大罷免,犧牲了兩岸交流,民間善意更蕩然無存,臺灣的罷免投票輪不到大陸置喙,但當大陸網民也希望大罷免大成功,背後的警訊,值得當政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