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蟲"感染無特效藥!專家教你夏天安全玩水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金雨晨 記者 張宇)近日,“女童泡溫泉感染食腦蟲”引發公衆關注。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感染性疾病二科副主任醫師陳亞玲指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可引起急性化膿性腦膜腦炎,臨牀症狀與其他化膿性腦膜炎相似,易出現漏診或誤診。該類感染髮病急,且目前缺乏特效藥物,治療經驗有限,這也是其“難治”的重要原因。
前有“女童泡溫泉感染食腦蟲”,這兩天現代快報還報道了一個“男童打水仗後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蟲”的案例。不少人擔心“夏天到底還能不能出去玩水了”?陳亞玲強調,人類與水密不可分,玩水本身沒問題,但需注重安全衛生。“但不要在野外陌生水域、死水或不流動水域野泳;其次,要選擇正規且消毒措施達標的泳池、水上樂園,氯濃度高低直接影響殺滅效果,若濃度不足則存在風險。”陳亞玲補充道,“玩水時也要佩戴鼻夾防止鼻腔進水,避免嗆水和潛水增加鼻腔壓力。還要提醒的是,身上有傷口時不要下水,以防微生物感染。”
那麼,自來水裡是否可能含有“食腦蟲”呢?陳亞玲解釋,自來水經沉澱、過濾和加氯消毒處理,可殺滅大多數病原體,但自來水仍屬於生水,不能直接飲用或洗鼻。很多人需要洗鼻、沖鼻,並不建議使用自來水,而是使用煮沸冷卻後的水或專用生理鹽水。
陳亞玲呼籲,公衆應理性看待食腦蟲感染,其發病率極低,大家既不輕視防護,也不盲目恐慌。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接觸可疑水域,做好個人防護,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