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名兒童感染“食腦蟲”,專家解讀

近期,兩名福建、安徽的家長分別在網絡上發帖稱,孩子感染了阿米巴原蟲。經抽取腦脊液檢測,5歲女孩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6歲男孩感染了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目前病情均不佳。

北京地壇醫院專家介紹,有三種阿米巴原蟲可導致腦膜炎。目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造成的腦膜炎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該類阿米巴原蟲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廣泛存在於自然水體,因此感染也高發於夏季,家長帶孩子出門玩水時要尤其注意。

阿米巴原蟲廣泛存在,三種可致腦損傷

據相關資料,阿米巴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真核生物,別稱變形蟲,最小的僅2~3微米,較大可達肉眼可見的5毫米,全世界均有分佈。

“阿米巴原蟲有很多種,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一共有三種,包括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以及卡氏棘阿米巴原蟲。前兩種感染導致腦膜炎的病例在臨牀上是非常少見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醫師田地告訴記者,她曾在門診接診過一名感染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的患者,該患者腦損傷嚴重,後來前往神經專科進行治療。

田地介紹,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可隨着嗆水進入人類鼻腔黏膜增殖,順着嗅神經進入大腦,造成阿米巴腦膜炎;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除了引發腦膜炎,也可引發皮膚病變、鼻竇炎等,若只是皮膚病變,病死率不高,但腦部病變病情較重。

卡氏棘阿米巴原蟲可引發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先是在皮膚、眼睛、肺、腸胃等部位引起肉芽腫,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經血進入腦部,引起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和上述兩種相比,它的病程較長,一般不致命,少數可自愈。

預後不佳,尚無特效藥

根據兩位家長的表述,孩子們病情均不佳,一個被送往ICU,一個輾轉了多家醫院,目前在上海接受治療。

吉林醫藥學院相關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導致原發性阿米巴腦膜炎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治療上主要適用兩性黴素B、氟康唑、阿奇黴素、利福平和米替福新聯合治療,但存在毒性高和療效差的問題。由於致病性自由活動阿米巴的藥物研究成果較少,目前所有用於治療該腦膜炎的藥物都是根據經驗選擇的。

“這兩種阿米巴原蟲導致的腦膜炎,一般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我國目前發表的案例裡,沒有預後特別好的。中樞神經感染本身就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更棘手的是這種腦膜炎目前沒有特效藥,只有一些文獻稱部分藥物可以適用。”田地說。

在此情況下,進行疾病預防和早期檢出顯得更加重要。

環境中可引發中樞神經感染的病原體很多,除了阿米巴原蟲,病毒、細菌、真菌都可成爲引發腦膜炎的病原體,如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李斯特菌等等。

大部分人在感染後會出現發熱,而神經系統感染可伴隨頭痛、噁心嘔吐、譫妄、昏迷、癲癇等症狀,發生這種情況時應當儘早前往醫院進行檢查鑑別,必要時要抽取腦脊液進行化驗和病原學檢測。

夏季野外玩水警惕感染

夏季是玩水高峰季。兩名家長均提到,孩子發病前有游泳、泡溫泉或和同學打水仗的經歷,懷疑是在這期間感染。據報道,2022年12月,韓國發現了該國首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病例,韓國疾病管理廳要求當地居民不要在暴發這種疾病的地區游泳。

田地提醒,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蟲都屬於自由生活狀態的阿米巴原蟲,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淡水水體中,如湖泊、河流、溫泉,還有不乾淨的泳池、陰溝水、潮溼泥土、腐爛植物裡,且喜愛溫暖的環境,這也是人感染案例多出現在夏季的原因。

“夏天不要去不乾淨的水體游泳,鼻子口腔小心不要進水。沒有經過消殺的自然水體裡有很多可致病的微生物,嗆水後可以引起肺部、泌尿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等很多部位感染,家長尤其要加強防範意識。”田地說。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