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花239億元拿下“地王”,爛尾8年後,三折賤賣無人問津

世茂集團239億的“地王”終於有動靜了。

7月18日,中信信託發佈一份文件,8年前世茂集團花239億元拍下的龍崗區一塊土地,將以68億元用來抵債。

世茂集團的產業遍佈全國,僅房地產行業,已在全國佈局超百個核心城市,更是在2024年上榜財富榜500強。

只是眼下世貿也不得不直面資金週轉難的問題,一旦中信提議被表決同意,世茂集團這塊地王將被3折賤賣。

曾經世茂誓要在這裡建造中國第一高樓,沒想到,如今已經停工多年,歷經兩次流拍,卻無人問津。

換句話說,中信信託這個計劃,或將讓地王迎接它的新主人,而世茂的處境更加艱難。

3折收地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真相?

時間撥回到2017年底,許榮茂掌控的世茂集團資產將達千億,在預判龍崗地塊將是新機遇後,以239.43億的價格競拍到該地塊。

隨後一年,他的兒子許世壇成了世茂的掌權人,開始勾勒自己的商業版圖,並且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花費了200億又投資了20多個大項目。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世茂很快囊中羞澀,但深港國際又是許世壇建造第一高樓的標誌。

到嘴的肥肉又不想讓他飛了,於是許世壇開始尋找合作伙伴,他看中了中信信託是國企,相信若與其合作,可助力世茂更上一層樓。

爲了讓項目順利開工,世貿將該項目30%的股權給了中信信託,正式向中信信託融資132億元。

一切準備就緒,世茂集團向世界宣稱未來生活要看深港國際中心,這將是一座科技城市,並且在這裡的交通、教育和養老等領域都是智慧服務。

話說出去後,自然也要有所行動。

爲此,世貿請了世界頂級的六大機構爲龍崗地塊操刀,誓要建造讓世界仰望的大都市。

最終世茂總體規劃將龍崗地塊設計成擁有文化體驗、生活服務、青少年成長、創新發展和運動健康五大中心和9大主題的新型智慧圈。

這9大主題之間可以相通,讓消費者體驗主題式複合沉浸的文化。

其中,最讓人期待的是規劃要建造的700米超高樓,如若建成,中國第一高樓非世茂不可。

只是美好生活確實讓人嚮往,但世茂的賬上沒有錢支撐理想。

雖然在2017年世茂的全年銷售額突破千億,手裡的現金流也達到了330億元,但深圳龍崗地塊預計投資需500億元。

爲了支撐世茂的“野心”,世茂的“掌門人”再次向合作伙伴中信信託極力推薦粵港澳大灣區值得押注的項目。

中信信託也很看重這次合作,畢竟中信信託掌控着該項目30%的股權,於是,他們一合計,世茂先是悉數還款融資的132億元,隨後再次向中信信託貸款87億元。

爲了更快地完成深圳龍崗地塊的開發,中信信託在2020年7月17日成立龍崗項目,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已有超800人投資該項目,它僅用28天完成了募集。

當然爲了該項目快速融資,中信信託跟世貿集團合計了多項增信的措施。

比如說世茂房地產和旗下的子公司世茂建設的連帶擔保,以及目前處在風口浪尖的深圳龍巖地塊抵押。

項目開展的初期,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尤其在2019年,世茂的公寓產品進入市場,一舉銷售85億元,高端酒店和國際學校更是先後簽約。

若不出意外的話,世茂必將賺得盆滿鉢滿,只是平靜的湖面下暗流早已涌動,危機正在醞釀更大的海嘯。

2020年是世茂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

原因是世茂總裁許世壇自從接手集團以來,不斷地冒進投資,致使世茂的負債率逐年上升。

尤其是2021年,房地產的寒潮籠罩在全國的上空,三條紅線政策跟銷售市場遇冷給世茂沉重打擊。

世茂的負債飆至5400億,現金流直接中斷,項目不斷萎縮,更是陷入了債務違約危機。

終於,世茂這個巨人開始傷痕累累,2022年年初,世茂的債務直接暴雷。

3月份時,世茂的深圳龍崗項目全面停工,現在若是在龍崗外圍,就會被施工的現場震驚——雜草叢生,遠處的塔吊早已鏽跡斑斑。

一切的跡象都表明這是早已被主人遺忘的地方。

原本深圳龍崗項目按照約定,投資人的兌付於2022年8月全部到期,但暴雷後的世貿自身難保,以至於在2022年的4月停止兌付。

更讓人無語的是,世茂不僅不能爲800名投資者兌付本金,而且深圳龍崗項目的施工方的工程款也在拖欠。

工資不到位,那原本規劃的文化藝術空間、智慧社區等項目自然全部擱淺。可以說世茂的第一高樓的美夢變成了噩夢,破碎得連渣渣都不剩。

這也間接影響了中信信託的經營,使得中信信託觸發聲譽風險預警。爲此,中信信託爲風險化解做過不少努力。

2022年8月,中信信託在評估風險之後,向法院申請對12宗土地進行查封3年。

2023年7月和11月,分別對深港國際中心的12宗未開發的土地進行法拍。

起拍價分別是130.44億元和104.35億元,只是最後的拍賣均已“流產”。

無可奈何之際,中信信託在2024年向法院申請了以物抵債,得到了龍巖項目未開發地塊的使用權。

今年在相關部門提出68億收地計劃時,中信信託爲了最大程度降低投資者的損失,認爲此方案是相對優解。

如果提議通過,地王將迎來新主人,但若有持有信託份額10%以上的投資人提出暫停投票的議案,該提議也可以終止。

截至目前,表決結果還在商議,但若是龍巖地塊被68億收購,相當於最初競拍價的三折,虧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據瞭解,世茂未開發的土地價格約176.25億元,加上3年違約金的金額56.79億元,債務不低於200億元。

換句話說,僅僅深圳這一個地塊就足以讓世茂損失200億以上。

世茂自然不甘心平白流失資產,在中信信託發出提議的兩天後,也給投資者發了一份公開函,希望跟投資者一起渡過難關。

但查看世茂近兩年的年報,可以發現2024年底世茂的總負債高於它擁有的總資產,已然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

若投資者繼續陪着世茂耗下去,短期內也拿不到合同中約定的金額。

若是接受提議,據投資人王穎講述該投資將會打折兌付,而且是分三期回款。

前兩期回款的比例分別是23.18%、47.53%,最後才加上信保基金,只是所有的回款只能拿回本金的85%。

但與世茂的補償相比,確實是目前打破僵局的折中方案,而且國家接盤不僅可以化解風險,還會盤活該地段。

有采訪者透露重新規劃的項目中有50%的地塊會商業轉住宅,而且會被打造成龍崗豪宅地段。

最讓人放心的是,深圳龍巖地塊不會因項目爛尾造成市場恐慌,若最終項目實行成功,這將成爲房企解決困境的新範式。

由地方相關部門主導,多方協同,重新規劃調改成民生工程。

只是,這場資本的狂想曲留下的教訓極爲深刻,表面看是世茂財務槓桿失控的結果,實際是開發商迷戀第一高樓的追逐。

當夢想脫離於實際,當商業利益只爲滿足個人私慾,脫離大衆需求,地王也救不了企業的野心。

真正的城市地標從來不在鋼筋水泥的高度,而是服務於民生的深度。

參考資料:

世貿深港國際中心:《這座世界級門戶地標,將重塑未來生活新範式》

第一財經:《世茂239億拿的深圳地王或被三折賤賣》

澎湃新聞:《從176億到68億!深圳擬近四折價格收儲深港綜合體項目,世茂起訴要求返還土地出讓金》

作者:玖玖歸伊

編輯:柳葉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