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資:市場動盪催生投資機遇 信用利差擴大投資債市正當時

智通財經APP獲悉,施羅德投資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吳美燕稱,近期美債利率劇烈波動,引起投資者擔憂。但她表示,對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市場的劇烈拋售行爲,往往蘊藏佈局機會。觀察過去一年的債市表現,信用利差處於相對低點,價值空間受限。近期隨市場情勢變化,信用利差擴大,債市即展現出吸引力,適合中長期佈局。

自4月以來,受到美國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美債利率劇烈波動。在此背景下,包括:“美國國債是否仍具備無風險利率債的地位?”、“美國政局與地緣政治事件是否將對債市產生結構性影響?”等問題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更有甚者,部分投資者對美國債券的信賴程度出現動搖,認爲“海湖莊園協議”中欲發行百年期零息美債,對美債形成重大賣壓。

對此,施羅德投資分析指出,先不論美債的債信價值。從投資的本質來看,投資者想要降低波幅,就需要基於資產配置原則中“分散風險、平衡波動”的核心精神。應該多元分散投資,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

施羅德投資強調,過去一段時間,美國股債市場皆表現良好。然而,現階段反而要積極通過地區及債券品種的分散,纔可有效降低投組波動,並且掌握長線債券投資機會。

施羅德指,在分散策略方面,暫時不便過分着墨於新興市場,因其波動性較高,容易造成額外不安;相反,歐洲與英國等成熟市場因其能夠提供較爲穩定的債券投資機會,也有降息帶來債券價格上揚的可能性,或可成爲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有些投資者期望以現金或者黃金作爲避險的選擇。施羅德表示,市場的恐慌情緒固然會讓現金以及黃金具備短線吸引力,但這兩項資產並不具備息收能力,黃金也存在價格波動風險。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債券具有價格以及收息優勢,纔是真正具備核心資產配置特性的品種。整體而言,當前雖然市場風險尚未完全消除,但在價格修正與價值顯現的交會點上,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同時也是債市中長期投資進場的有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