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卓榮泰淪黨派發言人(楊穎超)

行政院長卓榮泰把中央攻擊地方解釋爲自我防衛,反映了什麼心態?(資料照/姚志平攝)

最近立法院進行總質詢,有立委詢問行政院長卓榮泰關於花蓮堰塞湖潰壩釀災後,民進黨立委卻在LINE羣組要求政院提供「殺傷力消息」,卓迴應,這是爲了自我防衛,對於社會不信任造成的誤解,大家必須要澄清。如此越俎代庖,不改黨派代表本色,相當不得體,足爲後繼者戒。

首先,卓榮泰代表誰發言?要求提供殺傷力消息的立委事後自辯,這是點出事實,真相只有對造謠者有殺傷力,如今卓榮泰卻統稱這是爲了防衛,這是不瞭解狀況硬講,還是自證了民進黨與黨籍立委的真實心態?尤其,把中央攻擊地方解釋爲自我防衛,這又反映了什麼心態?

臺灣需要團結,這是賴清德總統經常掛在嘴上的說法,連卓本人在答詢時,也提起社會不信任會造成誤解、此時應該不分黨派全力救災。但他卻把黨內立委要攻擊地方政府的行爲解釋爲自我防衛,既然要對地方發動攻擊,卻想讓彼此信任團結,無異緣木求魚。

而卓榮泰所謂的防衛,意含着他們不是主動發動攻擊的一方,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此次花蓮災害,縣府是否先攻擊民進黨政府?在網路肆意攻擊氾濫的情況下,要指控是誰先攻擊,只會陷入無盡輪迴的口水戰。

然而,先不提行政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充分掌握各種資源,有各種權力可以解決問題,卻好意思說攻擊地方是「爲了自我防衛」;在答詢裡,立委問卓,賴在勘災時不得體的講話與作爲,這到底是白目還是冷血?卓又幫賴緩頰說,賴總統做得比我們都多,不要這樣批評,現在要重建社會信任。

卓榮泰講了各式辯詞,卻忘了美國杜魯門總統在桌上擺了一句名言:The buck stops here,意思是最終責任由我來負,不會推卸給別人。但此次風災,民進黨官員只想着如何卸責,東拉西扯不願代表政府負起責任,這是國家無法團結的重要原因。

遙想早年的歷任行政院長,不隨意發言,更多的是謹守黨政分際,要發表談話就是隻談國政大事,現在卻降級替所屬政黨及立委當起「發言人」的工作,兩相比較之下,典型在夙昔,令人扼腕。

然而,之所以不憚提起,是希望社會大衆能記得,過去臺灣能創造奇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政府官員全生命思考國家大事,以領導風範與遠見帶領國家向前。人民若僅以黨派意識形態選擇領導者,或許只會像現在一樣,確保了少數人的榮華富貴,但國家前途卻不堪聞問了。

(作者爲銘傳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