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憂心臺海失控 美學者示警賴清德(羅慶生)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載專家文章,指賴清德總統對北京強硬發言,增添兩岸戰爭風險,認爲美國總統川普應約束賴。(摘自《外交政策》網站)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近日刊出一篇重量級專文,標題非常直白:「川普應管管臺灣」。作者指出,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不斷強調臺灣主權獨立地位,已提升北京動武風險,建議川普總統敦促臺北剋制,以維持臺海穩定,避免美國被捲入戰爭。

這令人錯愕。臺灣擔心賴政府誤判形勢,有觸發戰爭風險的觀點並不缺乏,但美國學者直言批評,甚至建議川普干預的言論卻極爲罕見。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美國對臺戰略已經改變,二是賴政府操作已經越過底線;或許兩者都有。

先談第一種。一般美國戰略學者給臺灣的建議,多是臺灣要強化防衛韌性、展現自衛決心,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3%甚至5%。賴政府的國防施政也的確朝這方向規畫。

從戰略觀點,尤其是「疑美論」者,多認爲這是美國要臺灣打「代理人戰爭」,將中共引進臺海戰火,以拖垮中國。這當然有道德性問題。不久前美國哥大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即指出,美國對臺灣的一切行爲都是在玩火、玩災難,警告臺灣如果也像烏克蘭那樣行事,將爆發毀滅性戰爭。

戰略只講利害,不講道德。如果解放軍真像俄軍打烏克蘭一樣打臺灣,美國再聯合盟邦制裁中國,那確實能拖垮大陸的經濟發展,那中國想超越美國,真可能永遠做不到。唯一的風險,就是美軍被拖下水,進而轉化成美中戰爭。

川普上任後,美軍印太戰略已轉向前進部署,以封鎖第一島鏈。反艦飛彈系統進駐距臺不到200公里的菲律賓巴丹島,就是顯例。然而這種薄弱的分散式部署,卻很容易讓第一線的海軍陸戰隊員在戰時成爲被轟擊的對象。臺海戰役若爆發,美軍即便想不介入,也將被拖下水。因爲中國破解美國「代理人戰爭」的最佳戰略,就是將美國也捲入戰爭。

美國建制派想利用臺灣打「代理人戰爭」的戰略是否已經改變,還要觀察,但賴政府激進路線越界,已讓外交社羣擔憂美中戰爭的風險。筆者之前即爲文提醒,川普和建制派的立場並不一樣。賴政府的兩岸政策或許符合美國建制派的構想,但未必符合川普與中國談大交易的企圖。川普不會喜歡任何可能將美國拖進與中國潛在戰爭的安排。現在川普忙着打關稅戰,無暇注意臺海,因此纔會有學者提醒:應管管臺灣了。

從臺灣的立場,任何可能引發臺海戰爭的操作都不符合臺灣利益,爭取臺灣自主的路線要走穩。然而賴政府的兩岸政策已經走偏:不是「反共」,而是「反中」。這讓臺灣不是和9900萬中共黨員對抗,而是與14億大陸地區人民爲敵。這風險非常大,即便在兩蔣「反共抗俄」時代,也不是這樣操作的。美國學者的擔憂有理,賴總統應儘速修正激進路線,否則若等到川普真的發言譴責,將很難堪。(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