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普發現金釋憲 不甩民意(郭一鳴)
立院日前通過特別條例,納入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表態不支持,而31日爲行政院提起覆議的最後期限。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政院不會提出覆議,但因普發現金的內容有違憲、違法等瑕疵,因此將在適當時機提出釋憲。(劉宗龍攝)
對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 行政院長卓榮泰拍板其中的「普發現金1萬元」不提覆議,8月1日總統依法會公佈生效,但針對特別條例將提出釋憲,並在臺美關稅談判結果出爐後再提出修正案。這讓人民覺得,卓內閣真的很不甘心發出這1萬元現金,即使民進黨自己都認爲拒絕普發現金是726大罷免被完封的主因。
卓揆此舉必然是賴總統授意,在把「大罷免大失敗」甩鍋給罷團後,更不願在野黨搶走普發現金的「德政」,於是賴清德不僅在民進黨中常會下令第二波823罷免「繼續與公民同行」,也完全忽視726投下不同意罷免票的新民意,以及面臨風災和對等關稅的民間疾苦。
大罷免首波投票25:0,被藍白聯手完封,民進黨內部把失敗主因歸咎於行政院不願「普發現金」引發民怨。但檢討歸檢檢,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卻只對罷團致歉,完全沒有對大惡罷搞得國無寧日、人民仇恨對立表達一絲絲歉意,反而對823罷免案再次下達全黨動員令,如今再以間接的手法拒絕普發現金,賴清德顯然完全不認錯也不認輸。
立法院通過普發1萬元現金的特別條例是法律案,不是預算案,這是立院依法行使立法權通過的條例,行政部門無權以任何理由拖延或否定,更何況鄰近國家包括韓國、新加坡都已發放現金給人民,日本政府也在規畫中,卓榮泰卻一再質疑在野黨「未列財源」是立法程序瑕疵,要在適當時機提出釋憲,這不僅無視人民的現實需求,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腳。
更矛盾的是,政院一方面放話法律有瑕疵,一方面卻還要提出《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換言之,這項政策如果「違憲」,行政院卻認爲經過執政黨修改後就可以繼續執行,這完全顛覆法治邏輯。說穿了,民進黨就是不甘心「普發萬元」成了藍白的政績,硬要把政策成果從在野黨手中搶回。況且,現行大法官人數尚未補齊,釋憲程序難以進行,卓揆無非是想透過司法程序拖延時間,等待政治風向轉變。
賴清德真該聽聽前總統蔡英文對於726罷免結果所說的:「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但賴清德顯然拒絕上這堂公民課,其剛愎自用、不易妥協的性格展露無遺。
美麗島電子報7月31日公佈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下滑至37.2%,已跌破他2024年大選的40.05%得票率,不信任度提高至50.3%,支持他連任者僅34.3%,不支持者高達54.19%;卓榮泰整體施政表現的滿意度僅28.3%,不滿意度卻高達50.2%,內閣改組已勢在必行。賴總統若仍不願面對真實民意調整施政方向,不只823同樣會7:0被完封,2026縣市長選舉與2028總統大選將受到「更大的民主」教訓。
(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