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藍營新主席要能說服小草(沈政男)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9日登記截止。圖左起爲前臺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藍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9日登記截止,目前以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4人當選機會較高。弔詭的是,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8總統的盧秀燕沒意願,黨主席選舉民調最高的趙少康也沒興趣,使得這場選舉,誠如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6高雄市長的柯志恩所言,無人能讓大家服氣。
下屆國民黨主席的任務很清楚,就是打贏2026與2028兩場選舉,而精確地說,主要就是臺南、高雄與正副總統選舉,因爲看起來國民黨要延續其他四都執政,問題不大。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6臺南市長的是謝龍介,可說3場重量級選舉的國民黨候選人幾乎底定,黨主席的任務就只有開拓票源,不必爲人選傷腦筋。所以說,誰最能幫助盧秀燕、柯志恩與謝龍介勝選,誰就是最適合的黨主席候選人。
盧秀燕要選贏2028,關鍵因素是藍白合,於是幾乎各候選人都以此爲主要政見,問題是他們如果在國民黨黨內都難以服衆,要怎麼說服民衆黨支持者?最新民調顯示,謝龍介的支持度只差民進黨勝算最高的陳亭妃5%,而有待努力的就是民衆黨支持者,仍有2、3成支持民進黨候選人。
同樣地,也有民調指出,國民黨支持者認爲柯文哲清白與否的比例各半,而這樣的質疑當然會讓民衆黨支持者對國民黨候選人投不下去。所以說,國民黨主席的最大任務就是講清楚對於柯文哲涉案的看法,並在黨內形成共識,甚至提出一份立場說明,讓民衆黨支持者感受到藍營合作的誠意。
下屆國民黨黨主席要面對的選舉形態比以往更加複雜多變,候選人必須證明自己嫺熟各項選舉技術,能以科學方法打贏選戰。以這次大罷免與核三重啓公投來說,爲什麼最後國民黨能守住所有席次?擁核民意雖然大幅成長,爲什麼仍無法過關?從民調施測與解讀、臨時議題的面對、對幕僚人員的領導與掌握,以及宣傳與造勢,各候選人都必須展現自己的優勢,讓黨員委以重任。比如國民黨在大罷免期間所推出的「萊爾校長」系列宣傳動畫,就是黨主席領導黨機器立下了大功。
盧秀燕不選黨主席,乃因要把臺中市長做完,因此到了2026卸任以後,如果改變心意,在位者是否願意讓賢?而如果仍無意願,黨主席跟總統候選人的磨合就相當重要了。盧秀燕的思維與身段相當靈活,可談政治,也能話家常,亦莊亦諧,而且掌握社會氛圍與選民意向相當敏銳,調整也很快,但讓人較不放心的是對於國政的論述與說服能力。下屆黨主席對於補強盧秀燕的國家領導人形象,應有一套完整方案。
雖然藍白聯合起來,在2026與2028選舉頗有勝算,但也不是穩贏,國民黨主席有可能就扮演關鍵角色,黨員務必投下智慧的一票,奏響藍白勝選的序曲。(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