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的荷花長啥樣兒?丨一朵花讀懂一座城

“中國荷花之鄉”周口淮陽,迎來最佳觀賞季,游龍湖、賞荷花、品美食,成爲暑期不少遊客的選擇。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這裡是羲皇故都,中原水城——淮陽。古老的《詩經·陳風》中記載了——“彼澤之陂,有蒲與荷。”這是最早詠荷的詩句;而這首詩中的荷,就是今天淮陽萬畝龍湖裡的荷花。

到淮陽賞荷,必打卡的就是龍湖國家溼地公園,這裡的荷花歷史古老,被譽爲“神州第一荷”,因爲是商周時期留下的品種,可以說見證了3000多個夏天。夏日裡,遊客親水避暑,盪舟龍湖,盡情領略萬畝荷花的搖曳生姿。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白荷清新素雅、紅荷粉嫩嬌豔……在龍湖的精品荷花苑,還能看到像雨花晴、紅臺蓮、大紫玉等130多個荷花珍稀品種。

周口淮陽龍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 張德師:這個是玻璃夫人,開了以後逐漸變色,它會從粉紅色變成淡白色的,最後變成白色的,(花期)一個星期左右,深受遊客的喜歡和追捧。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看,蔡池秋月,這是淮陽的“七臺八景”之一,它可是八卦的起源地!

周口淮陽龍湖保護中心工作人員 張德師: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叫畫卦臺,又叫蔡池秋月,是當時伏羲畫八卦時所在的地方。伏羲沿着黃河一路來到蔡河,捕到了一個白龜。鑿池飼養,逐漸長大。他經常觀白龜的紋路,有一天,他夜觀天象,以它(白龜)的紋路畫成了八卦圖,(這兒)也是八卦的起源地。

水城淮陽有着300多個品種的荷花,太昊陵獨秀園、蘇子讀書園等多個景點,遊客都能賞荷打卡,不少餐飲企業還推出了荷花主題美食,帶來了舌尖上的夏日專屬。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看完了荷花,咱們現在來嘗一嘗美食。現在這個桌上擺的就是荷花宴,也就是說每一道菜都是和荷花有關,對嗎?史老師。

周口淮陽區旅遊飯店餐飲行業協會會長 史樹民:對,小戴,你先嚐嘗這個看是什麼。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好,這個是炸的,好清香啊。

周口淮陽區旅遊飯店餐飲行業協會會長 史樹民:對,酥脆。香酥荷葉尖,就是這個做的,還可以做成荷葉尖釀魚肉、荷葉尖炒雞蛋,還可以涼拌。這叫藕帶,藕尖發出來的。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戴明希:比那個藕片更嫩一點。

周口淮陽區旅遊飯店餐飲行業協會會長 史樹民:這個下邊就是蒲根。擱我們這兒叫聖菜。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當時俺們叫陳國,這邊有個玄歌臺,(孔子)就在那兒講學,沒吃的了,七天絕糧。他只有到我們這兒河灘裡,去挖咱的蒲根去充飢,才存活下來。

此外,淮陽還推出“夜經濟+國潮非遺”的消費模式,3D水幕光影秀、國風古韻音樂會、“三蘇”文化市集等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推動了當地文旅市場升溫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