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社論/電力是新石油 也可能化身黑天鵝

OpenAI本週敦促白宮,如果想在人工智慧(AI)競賽中繼續領先中國,就需要大幅增加對新能源的投資。中國去年新增發電裝置容量429吉瓦,而美國僅新增51吉瓦,形成「電力落差」,面臨落後中國的風險。OpenAI喊出響亮的口號:「電力是新的石油!」,並向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一份長達11頁的提案,力促美國承諾每年建造100吉瓦的新能源產能,相當於8000萬美國家庭的年用電量。

在企業全力投入AI領域數千億美元之際,股市一路飆升,聯準會本週再度降息並宣佈結束量化緊縮政策,實質GDP成長迅速,關稅帶來的通膨低於預期,能源價格也相當低。

但一個金融指標卻暗示出讓人不安的前景;觀察兩年期黃金期貨價格和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關聯性,可以看到黃金價格往往能夠提前兩年預測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的走勢,大家都在預測聯準會接下來會降息幾次和幾碼,但沒有人預期相反的情境,即通膨快速回升帶動利率上揚的「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通常是指一般人難以預測或認爲不會發生,但一旦出現會對市場、經濟和個人產生巨大沖擊或連鎖反應的事件。

通膨率是否會在短短几季內快速飆升,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關稅需要多快纔會反映在通膨上;其次,聯準會持續降息,而且在明年鮑爾任期屆滿後,更只會降不會升;第三,不平靜的地緣政治推高能源商品價格。最後,企業投入數千億美元興建AI基礎設施並消耗大量能源,這可能會推高整體能源成本,加劇通貨膨脹。

目前AI資料中心的投資步伐風起雲涌,投資額從千億美元起價,而這還只是初期,未來幾年將新建數百個資料中心,同時對老舊資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而隨着技術的不斷創新,這些資料中心的耗能也會越來越高。

從2005年到2020年,美國的電力消耗幾乎保持不變,可是現在正經歷AI普及應用的新成長階段,能源需求比以往更多。上次經歷這樣的時刻是在1990年至2005年網路普及化時期,全球電力消耗水準再也沒有回到過去水平。如今的AI時代電力消耗趨勢同樣迅猛,因爲新建的資料中心需要更多能源才能正常運作。

然而現有輸配電網不足以支撐AI需求,電力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升級改造,但電力業者不願獨自承擔這些投資,而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資料中心建置所需的輸配電網升級改造費用,更直接影響包括居民、商業和工業用戶等所有使用者的電費,間接推升消費者物價。

目前各國在減排前提下,嚴重依賴高價的天然氣發電,再生能源尚未準備好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核電廠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投入運作,但AI資料中心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且最好是價格低廉。而石化燃料、尤其是石油,恰好符合這些條件。

過去20年,原油價格一直保持穩定,但在此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能源的社會裡,這種局面很難持續下去。在世紀之交網路快速發展時期,能源消耗出現強勁成長,與油價的大幅上漲不謀而合:從1997年到2008年中期,油價上漲近600%。

未來幾年如果油價開始上漲,將使聯準會降息的次數會開始減少;在最糟的情況下,油價會從目前的水平翻倍成長,引發第二波通膨高峰,從而阻卻任何降息行動。接下來,聯準會將被迫迅速提高利率,這將導致股市和債市雙雙崩盤。政府也將無法以低利率爲到期債務進行再融資,進而導致利息支出高於預期,對國家財政和預算造成衝擊。

「電力是新的石油」,這句話一點沒錯,但靠石油創造電力的過程,雖可滿足AI需求,卻可能推升通膨。2026年利率意外快速上升的機率,正在蠢蠢欲動,「黑天鵝」身影已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