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口腔健康日:口腔問題別忽視,可能是身心在“報警”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許多人都曾經歷過口臭、口腔潰瘍等問題,專家提示,口腔就像一扇窗戶,可以窺見許多全身問題,需引起重視。
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董海濤介紹,口臭的口源性因素有舌苔、牙周疾病等,但也可能存在腸道疾病等全身因素。在腸道菌羣失調的情況下,口腔微生物可能通過消化道遷徙至腸道並定植,從而加重腸道菌羣失衡。研究顯示,受炎症性腸病困擾的患者腸道中,口腔來源的微生物丰度顯著高於健康人羣。而腸胃功能紊亂的患者,也可能因腸道菌羣產生的有害氣體通過口腔排出,而產生口臭的煩惱。
除了身體因素,心理因素也和口腔問題息息相關。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住院醫師葉心儀介紹,三類口腔黏膜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包括複發性口腔潰瘍、灼口綜合徵和扁平苔蘚。口腔黏膜病常好發於焦慮多思的老年女性。一方面隨着年齡增長,口腔黏膜調節能力下降,同時,激素改變導致的情緒波動、焦慮多思、失眠、多夢等,也容易激發這些口腔黏膜問題。
此外,顳下頜關節紊亂也與心理因素之間存在着複雜的相互作用。“緊張焦慮狀態會導致我們不自覺地緊咬牙。”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主任萬闊介紹,如果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會使得咀嚼肌持續處於緊張收縮狀態,增加關節負荷,破壞顳下頜關節正常結構與功能平衡,從而引發關節病。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顳下頜關節紊亂的誘因有很多,異常的心理狀態並不是唯一的因素,但焦慮狀態已被多項研究證明是導致顳下頜關節紊亂的重要危險因素。
“口腔的亞健康狀態,雖然常常只表現爲小問題,但仍不容忽視,可能是其他身心健康問題發出的警報。”萬闊提示,要定時進行口腔體檢,如出現口腔問題要及時就醫。(記者徐鵬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