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開學,重慶市教委有最新要求!
近日,
重慶市教委發佈學校登革熱等
重點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清單
(以下簡稱清單),
要求各學校在開學前
集中開展一次校園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據悉,
根據校歷安排,
重慶中小學幼兒園秋季學期
將於9月1日正式開學行課。
清單共包括勤科普、除積水、清垃圾、滅成蚊、防叮咬、嚴監測、制預案、儲物資八個方面。
·劃重點·
01
勤科普
(一)通過集中培訓、分散自學等形式,組織開展一輪針對重點人員的《登革熱防控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熱防控技術指南(2025年版)》專項培訓,確保大中小學、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分管副校(園)長、衛生副校(園)長、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關鍵少數”對重點蚊媒傳染病防控知識應知盡知、應會盡會;
(二)通過公衆號、班級羣、家長羣等渠道和課堂、黑板報、宣傳欄、廣播、電子屏等載體,推送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其他常見傳染病健康科普知識,增強師生員工自我防護能力和主動就診意識;
(三)密切校家聯繫,倡導家長、學生開展家庭驅蚊、滅蚊和防蚊工作;
(四)聚焦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和水痘、諾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肺結核、流感等秋冬季節常見傳染病,精心策劃、認真上好一堂主題健康教育課,引導學生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
02
除積水
(一)全面清理校園各類積水容器(缸、罐、碗、盆、壺、杯、桶、瓶、瓦片、花盆底盤、泡沫箱、廢舊塑料水管等)、植物容器(竹筒、樹洞、大型植物的葉腋、葉子殼等)、石穴(天然石穴、石縫、假山石穴、人工石槽等)、特殊容器(廢舊輪胎、工地水泥地基槽、水泥池、薄膜皺褶等)積水,翻盆倒罐,徹底清理蚊蟲孳生場所;
(二)特別注意查找並清除灌木、草叢、夾道、遮蓋處等陰暗處的容器積水;
(三)及時清理並疏通低窪積水路段、水溝、下水道等易積水地方;
(四)對於難以清除的孳生地,或室內水培植物水體、室外景觀水體、建築物天台排水溝等,可使用緩釋滅幼劑投放(顆粒劑)或噴灑(懸浮劑等);
(五)對確需盛水的容器,要5—7天換水1次,對種養的水生植物除勤換水外還須清洗根鬚,確保無蚊幼孳生;
(六)景觀水池等大型水體通過定期施藥或養魚(如鯉魚、鯽魚、孔雀魚、鬥魚)等措施防止蚊幼孳生;
(七)不能清理的廢舊輪胎可打孔排積水,或投放滅蚊幼劑防止蚊幼孳生;
(八)開學前,在屬地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集中開展一次佈雷圖指數法監測,確保佈雷圖指數(BI)小於5。
03
清垃圾
(一)開學前集中開展一次校園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徹底清除校園各類衛生死角,讓蚊蟲無處可藏,消除蚊媒孳生源頭;
(二)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每天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綠化帶、排水渠、廁所、天台、設備間、垃圾收集點等重點區域進行徹底清掃,校園垃圾日產日清,保持校園環境衛生整潔。
04
滅成蚊
(一)根據學校所在社區的統一安排,主動配合相關部門入校滅蚊;
(二)開學前,在屬地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集中開展一次滅蚊行動;
(三)密切關注屬地蚊蟲密度,超過閾值後應按屬地疾控部門要求並在其指導下,科學選擇藥械,規範開展滅蚊。
05
防叮咬
(一)引導師生清晨和傍晚外出時,儘量穿淺色長袖長褲,外露的皮膚塗抹蚊蟲驅避劑;
(二)寄宿制學校宿舍應安裝紗門、紗窗,倡導學生使用蚊帳、驅避劑等防蚊措施;
(三)必要時可在教室、辦公室、閱覽室、食堂、實驗室等場所使用電熱蚊香液等方式驅蚊。
06
嚴監測
(一)秋季開學、國慶假期結束後,加強近14天內有市內外風險區旅居史師生的健康提醒、篩查登記,引導其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和主動報告;
(二)對有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狀的師生,引導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規範治療,主動告知醫務人員2周內的旅居史,診治情況同步報告學校;
(三)教育引導師生原則上不帶病上班、上課,治療(或在家休養)期間,要做好物理防蚊措施;
(四)全面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確保疫情苗頭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07
制預案
(一)制定並完善重點蚊媒傳染病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病例報告流程和隔離方案;
(二)成立以學校書記、校(園)長爲組長的重點蚊媒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小組,一旦發生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啓動應急預案,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置,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控疫情信息報告制度,及時向屬地疾控部門和教育部門報告,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規範,嚴禁遲報、漏報、瞞報。
08
儲物資
(一)學校醫院(醫務室)配備體溫計、外科口罩等醫療物資;
(二)後勤部門配備驅避劑(含避蚊胺成分)、擬除蟲菊酯類、消殺器械等防蚊滅蚊藥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