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陽創新教學方式 讓幹部教育培訓有“新”有“爲”

4月3日下午,一堂主題爲“領導幹部壓力應對和幸福感提升”的心理課在重慶市雲陽縣江來明宇酒店開講,來自市外的心理學專家何馮燕老師爲2025年縣管副職領導幹部進修班的學員們和部分鄉鎮、部門黨員幹部講授如何提升幸福感,學員們紛紛表示這堂課真是一場“及時雨”。

近年來,雲陽縣圍繞幹部教育培訓熱點難點問題,聚焦組織、崗位和幹部個人需要,創新教學方式,讓幹部教育培訓有“新”有“爲”。

聚焦組織需要

打磨精品課程

爲構建幹部教育培訓精品課程體系,近年來雲陽縣不斷充實幹部教育培訓課程資源庫,300餘個專題課件既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課地位,同時又涵蓋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心理素養提升等重點內容,百人兼職師資團隊通過迭代升級課堂內容、不斷注入新時代的生動案例等方式,精心打磨講授課程,爲參訓學員“量身定製”一堂堂精彩豐富的“思想盛宴”。

“課後我們還設置有教學評價環節,學員可以對課程進行評價打分,對進一步優化和改進教學質量起到了助推作用。”縣委黨校工作人員介紹。

聚焦崗位需要

打造多元課堂

針對幹部的經驗盲區和能力弱項,堅持幹部“缺什麼就補什麼”“弱什麼就強什麼”“幹什麼就學什麼”的原則,雲陽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邀請國家級、市級專家來雲進行專題輔導。

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推行“雲端課堂”新模式,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聆聽專家講座,頻頻開展跨越空間的“思想碰撞”。同時,根據學員崗位需求,創新開設“耕雲·思享”夜學課堂,推出公務禮儀、攝影、短視頻製作等“菜單式”課程,實現“你來點單、我來派單”的精準對接。參訓學員表示:“這種培訓以需求爲導向,讓我們學到了在日常工作中短缺的知識。”

近期,2025年縣管副職領導幹部進修班學員將前往威海開展爲期一週的現場培訓學習,這正是雲陽縣近年來探索立體多元幹部教育培訓模式的創新舉措,通過現場觀摩、互動交流、座談研討等多種形式,讓學員們走出去,不斷開闊視野、豐富學識、掌握技能。

聚焦乾部需求

量化考覈機制

雲陽開設學員課前微課堂,學員們通過短短10分鐘交流工作經驗、分享所思所想,實現了學員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從“我來聽”到“我來講”的角色轉變,學員們在交流中學習經驗、提升技能。爲練就學員綜合協調能力,劃分小組開展課題研討,圍繞6個方向撰寫調研報告,學員們在一次次座談交流中碰撞思想、互相學習,提升寫作水平的同時也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

爲突出幹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縣委組織部制定參訓學員量化考覈機制,從理論學習、文字功底、口頭表達、綜合表現、紀律意識等5個方面對學員進行量化賦分,班主任全程跟蹤記錄學員學習情況並打分,每週通報學員得分情況,倒逼學員主動學、認真學、有效學,確保參訓幹部學有所獲。

通訊員 傅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