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港口!距離最終交割還有哪些步驟?
本月初,李嘉誠拋出重磅新聞,決定一口氣將43個港口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套現228億美元。
消息一出引發全球關注,這場全球航運史上規模最大的港口併購案,不僅覆蓋巴拿馬運河兩端的關鍵戰略樞紐,更控制着全球10.4%的集裝箱吞吐量。如果這筆買賣成了,毫無疑問,世界航運版圖也將大爲改變。
那麼這筆交易進行到哪一步了呢?目前長和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已經簽署了原則性協議,巴拿馬港口公司交易的最終文件預計將在4月2日前簽署。但距離最終的交割仍有不少流程要走,其中也不乏變數。
首先,這次港口交易所涉及的國家多達23個,這就意味着需要通過包括歐盟、美國在內的12個司法管轄區的反壟斷審查,貝萊德集團成員包括全球第二大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的關聯企業TiL,而且貝萊德本身持有馬士基集團12%的股份,如果交易完成,貝萊德可能通過控制港口資產與航運公司形成“協同定價”,構成垂直壟斷的嫌疑。其次,美國國會部分議員則質疑貝萊德通過港口大數據獲取“不對稱競爭優勢”,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介入審查。除此之外,長和集團本身還需召開特別股東大會來對交易條款進行表決。
但無論結局如何,也許都將深刻影響當下的世界貿易格局。
編輯: 周宏妍
責編: 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