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7年!美國政府正式關門停擺 影響一次看
▲美國政府在當地10月1日凌晨0時1分正式關門。圖爲美國國會大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在當地10月1日凌晨0時1分正式關門,因爲參議院9月30日未能通過延長撥款的預算案表決。這是美國政府將近7年以來首次停擺,數十萬聯邦僱員將被迫放無薪假,CNN指出,國會大廈內無人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共和與民主兩黨針對歐巴馬健保補貼延長方案僵持不下,演變成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政府關門。共和黨堅持民主黨應同意延長現行資金撥款七週,民主黨則要求在任何撥款法案中納入重大讓步條件,雙方各不相讓。參議員9月30日晚間離開國會時,對於政府停擺會持續多久感到深切的不確定。
參議院預計將於當地1日重新表決共和黨提出的七週臨時撥款案,但多名民主黨人已經公開宣稱不會讓步。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直言,政府關門對勞工階層來說傷害極大,「我不知道這將如何結束,他們不知道這將如何結束,這是在要求數百萬人付出極高代價。」
如今參議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面臨龐大壓力,必須阻止更多民主黨議員屈服於共和黨的施壓。在9月30日最終表決之前,內華達州民主黨籍參議員瑪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與緬因州參議員金恩(Angus King)改變立場,轉而支持共和黨的法案。
政府停擺造成的衝擊
美國政府機關必須關閉包括科研、客服在內的「非必要」辦公室,大批員工將被迫無薪放假。航空公司警告,航班運作恐受拖延,勞工部則表示,將無法發佈每月失業報告。小企業管理局也將停止放款,環保署則暫停部分污染清理計劃。
軍人與邊境人員等必要崗位仍需繼續工作,但在國會僵局未解前,將暫時拿不到薪水。
兩黨分歧難解 醫療補助成癥結
這次的爭議焦點在醫療補助。民主黨要求將《平價醫療法》補助延長納入預算案,避免年底到期後2400萬名美國人健保費暴增,尤其對佛州、德州等州份影響最爲嚴重;共和黨則主張醫療議題應與預算分開處理。
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痛批法案「完全無助於解決美國最大的醫療危機」,呼籲投下反對票。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則指控民主黨「挾持預算」,以滿足基層選民,爲2026年期中選舉佈局。
觀光景點恐暫時關閉
CNN指出,預計前往國家公園的旅客可能受到影響。相關單位表示,若政府關門,大多數國家公園將會關閉,包括美國最受歡迎三大國家公園之一的大峽谷(Grand Canyon)。這次政府關門可能衝擊全美433個國家公園,遊客可能會發現景點未開門,或是可進入國家公園,但無任何遊客服務。
另外,美國自由女神像(the Statue of Liberty)隸屬於國家公園,也可能在政府關門期間暫時關門。營運單位公園管理局(NPS)並未說明自由女神像是否會關閉,但提醒遊客在到訪之前應該先在網站確認最新資訊。
管理21間博物館和國家動物園的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說明,旗下設施會至少開放至10月6日。但在這之後若政府持續關門,可能受到影響。
美國政治僵局常態化
美國上一次政府停擺發生在川普第一任期(2018至2019年),長達35天,是歷來最久的一次,並造成美國經濟損失30億美元(約新臺幣984億元)。
美國自1981年以來已歷經15次政府關門,大多僅持續一兩天,但隨着兩黨對立加深,這場僵局恐難在短時間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