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接班 創新與傳承交會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銘鴻認爲,傳承方式相當多元,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只要世代交替順利,對企業、對產業、對社會都有貢獻。(圖/陳素芳提供)

經貿透視雙週刊 NO.671世代接班 創新與傳承交會

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企業的傳承已不再侷限於血緣或經營權的交接,而是世代間價值觀與智慧的融合。創業一代白手起家,締造經濟奇蹟;新世代則擁抱全球化、數位科技與ESG理念,期望爲企業注入新動能。

隨着企業領導階層高齡化,世代交替的結構性挑戰日益浮現。臺灣逾167萬家中小企業中,8成以上爲家族經營,傳承若處理不當,恐衝擊經濟穩定與國家發展。儘管新一代具備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價值觀落差與溝通斷層仍是關鍵障礙。唯有建立健全的治理機制,促進跨世代對話,企業方能穩健轉型。

本期報導深入探討企業的傳承趨勢與實務經驗,呈現世代交替下的挑戰與契機,見證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臺灣企業正站在世代交替的重要十字路口,在數位浪潮與國際變局交織下,原本專屬家族內部的接班議題,躍升爲攸關產業升級與國家經濟的結構性課題。

臺灣企業正站在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相較過往,如今的政經環境變化迅速,地緣政治、數位科技與永續浪潮交織而來,使企業傳承不再只是家族內部的議題,而是一場攸關產業未來的集體考驗。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家族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銘鴻引述經濟部《2024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截至2023年,臺灣中小企業佔全體企業數的98%以上, 堪稱臺灣經濟的命脈,而中小企業高達八成屬於家族企業。然而,這些企業正面臨日益迫切的傳承壓力。

以機械業爲例,根據臺中市機械業二代協進會(G2)會長黃昭穎觀察, 許多家族新世代(以下簡稱二代)雖已進入管理層,但財務仍掌握在創業者(以下簡稱一代)手中,形成「共治」的過渡狀態,真正完成交棒者, 仍屬少數。

洪銘鴻指出,傳承如果只是零星家族的個案,或許無足輕重,但企業傳承成爲結構性現象,就可能牽動整體經濟,甚至成爲國安層次的議題。尤其在全球局勢變動劇烈、產業競爭加劇的此刻,傳承規劃的遲疑與斷層, 已經不再是企業內部可承擔的風險。

回望上一代的成就,他們胼手胝足打造出臺灣經濟奇蹟,奠定堅實的產業根基。但今非昔比,數位化、ESG、供應鏈重組與國際政經風險接踵而至,企業需要新的視野與工具因應變局。在這個脈絡下,世代交替不只是責任的轉移,更可能是企業轉型升級的起點。

黃昭穎曾受訪表示,G2成員多懷抱使命感,希望不只延續家族事業,更要推動升級與改變。(全文請見2025年7月號第671期《經貿透視雙週刊》)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