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良專訪5/談加熱菸上市紛擾 依法納管與行政 法規沒有模糊地帶
近日加熱煙合法、有條件上市,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政策非常明確、執法絕對不會退讓。」政府的反煙立場是透過法律管制來減少煙品使用,加熱煙一定嚴管,確保國人健康。記者胡經周/攝影
近日加熱煙合法、有條件上市,但開賣風波不斷,包括外盒未依規定標示尼古丁遭下架、載具的展示規定不明,反煙團體痛批政策大轉彎。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政策非常明確、執法絕對不會退讓。」政府的反煙立場是透過法律管制來減少煙品使用,加熱煙一定會嚴管,以確保國人健康。(延伸閱讀:石崇良專訪6/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門診加收五成部分負擔 醫界怎麼看)
「如果可以,我也想全面禁菸。」但石崇良也說,菸酒文化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已有數百年至千年的歷史,考量人性,如果不可能全面禁菸,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如何把健康傷害與影響減到最小,要從「3P」下手:Protection(保護)、Prevent(預防)、Prohibit(禁止),做到「該保護的保護、該預防的預防,該禁止的就禁止。」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至於紙菸、電子煙、加熱煙這三種煙品的權衡,石崇良刺析,電子煙絕對不能開放,因爲無法管理,成分不明的煙油里加了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甚至有機會成爲新型毒品。而跟紙菸跟加熱煙,從全球的菸草銷售消長來看,加熱煙已是擋不住的趨勢,所以必須檯面化管理,否則地下化交易反而做不到保護跟預防。
「加熱煙經過二年多的審查,邀集許多專家討論,才擬定加熱的健康風險評估。」石崇良說,第一款加熱煙上市的合法性最困難,其他國家也沒有審查制度,都當成紙菸管理。臺灣嚴格進行事前審查,前置作業就花了二年多,過程反反覆覆,終於摸索出邏輯。
除了煙柱,包括組合元件也納入審查,確保設計的安全性,也不希望因外型太酷炫,讓民衆以爲抽加熱煙很流行,或是很酷想嘗試。石崇良表示,加熱煙組合元件做了一定程度審查,也只通過4款上市,守住底線,也因爲經過審查,所以同意展示,可瞭解販賣的是不是經審查產品。另外,尼古丁含量標示也要資訊透明,每支菸草柱含量以1毫克爲限,標示不實將依法開罰。
「加熱煙的健康風險主要來自尼古丁,執法絕對不會有所退讓。」石崇良說,10月17日開賣首日,發現包裝標示未依規定,當天即要求下架,政府在加熱煙的政策上明確且果斷。至於加熱器,不可能不展示,否則怎麼知道從桌底下拿出來的產品是合法?公開展示稽查也方便,這樣才能落實管理、導正市場,避免買到走私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