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再開放!陸負面清單減至106項

從2018年大陸首度公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來,分別在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5年經歷四次修訂。清單數量由2018年版的151項縮減至106項,壓減比例達30%,准入門檻更低。

界面新聞24日報導,本次調整刪除了八條全國性准入限制。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爲備案制,電腦資訊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爲檢測認證制度等。還放開了八條全國性措施,涉及試辦新型電信業務、電視劇製作、藥品批發和零售單位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資訊服務、林木種子進口、發票印製等領域。這些領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場準入管理,但准入環節更加精簡。

同時,刪除了17條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貨運資訊服務、森林資源損失鑑定、車輛租賃服務等,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實施全國統一的准入方式。

另外,爲應對關稅戰影響,在跨境貿易方面,大陸海關總署近日聯合商務部、網信辦、發改委等20個部門,聯合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內容舉措涵蓋貨物貿易、數位貿易、綠色貿易等領域,包括五方面任務、29項措施。專項行動爲期五個月,將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東莞、重慶等25個城市開展。

政策方面,包括優化出口鋰電池檢驗監管模式,擴大油品儲罐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功能試點,支援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檢測業務等。在促進物流暢通方面,包括深化沿海內陸沿邊地區多式聯運進出境協同,進一步支持跨境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發展等。在降本增效方面,將適時推出商務人士赴大陸的便利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