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加劇 多重資產基金提供穩健績效與風險分散
多重資產基金 可攻可守(本報系資料庫)
近期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急遽升溫,全球股市普遍回檔,而伊朗與以色列軍事衝突,引發市場對油價、供應鏈穩定性與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的高度憂慮。法人建議,可利用多重資產型基金分散風險,近可攻、退可守。
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顯示,統計自2025年6月12日至6月18日止近一週,美國股票型市場轉爲淨流入369.6億美元成爲主要市場之首,其他包括:全球新興市場、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基金、已開發歐洲、拉丁美洲、歐非中東呈現皆呈現淨流入分別爲24.2、13.9、6.9、2.1和0.5億美元。
據CMoney統計至13日,觀察多重資產型基金(以美元計價)近一個月以來績效表現,包括:聯博多重資產傘型基金之聯博亞太多重資產、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合庫AI多重資產、野村全球科技多重資產、鋒裕匯理實質收息多重資產等基金,皆達2%以上,表現穩健。
展望後市,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補充,即便市場認爲在川普關稅政策影響下,美國經濟轉趨衰退的機率提高,但弱勢美元有利於增加美國出口並提升企業盈餘,根據Bloomberg統計,當美元相對歐元走貶時,美股企業盈餘上修力道普遍優於歐股。
整體而言,即便最終關稅結果的不確定性仍存,但目前白宮貿易政策阻力的變化已趨於和緩,不僅降低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也能使企業與消費者提升對未來前景的信心,美股前景審慎樂觀。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隨着國際政經局勢波動加劇,臺股近期同步受到外資觀望、區域風險升溫與聯準會鷹派言論等干擾影響,大盤指數短線拉回。但從基本面、政策面與資金面觀察,臺股中長線仍具韌性,投資人可善用震盪行情,逢低分批佈局具成長題材與產業前景的標的。
莊凱倫表示,在外部因素方面,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仍未解除,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擴大支援以色列行動、G7會議中對能源與安全政策的共識,都可能牽動短期市場情緒與國際資金流向。此外,美國通膨與零售數據轉弱,市場對於聯準會是否會延後降息時點亦保持高度關注,短期仍將壓抑科技與高評價資產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