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酒精 驅動淨零轉型新引擎
論壇活動彙集衆多重量級貴賓合影,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嶽(左起)、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副司長黃新達、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駐臺代表盧智卿、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總裁暨執行長 Ryan LeGrand、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樑凱雯(Karin Lang)、美國農業部貿易與對外農業事務次長 Luke Lindberg、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及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企研處處長王逸萍。 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提供
一個價格合理、料源穩定,有機會在國內生產的新燃料——生質酒精可爲臺灣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一是減少油車的碳排,爲淨零目標鋪路;二是能源自主,在變化莫測的國際政經局勢下,維持穩定的能源供應。
然而,舉凡法律框架、技術研究、商業模式,甚至社會溝通都是生質燃料導入臺灣市場的成敗關鍵。爲此,美國在臺協會(AIT)與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USBGC)十月一日舉辦生質酒精新契機研討會,以酒精汽油、酒精合成航空燃料爲題,搭建臺美永續合作的橋樑。
汽油混合酒精 估一年省下百億
「引擎聲聽起來好棒。」美國農業部貿易與對外農業事務次長Luke Lindberg發動展示於研討會現場的臺灣山葉機車,它適用E10酒精汽油,即摻配百分之十生質酒精的汽油;宏亮的引擎聲如宣告E10的世界趨勢。
Lindberg來臺,目標也是爲臺灣的能源轉型催下油門。「我昨天與賴清德總統進行溫暖的會面,也討論了臺灣能源安全的需求,」Lindberg表示,酒精燃料能在經濟、環境和提升能源安全等多個層面,爲臺灣帶來益處。
Lindberg援引美國經驗指出,酒精燃料較傳統汽油具價格優勢,酒精與汽油的混合,將大幅降低民衆加油的成本,且這是可「直接投入」的技術(drop-in technology),幾乎不需額外投資設備,「只要臺灣的燃料允許添加百分之十美國乙醇,每年就能省下一百億新臺幣。」
美國擅長將減碳化爲一門好生意,不僅成本下降,還能促進酒精燃料料源——玉米、稻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產值。Lindberg說,「美國農民已準備好可靠的供應來源,足以滿足臺灣在道路交通,乃至於永續航空燃料(SAF)的需求。」
多元能源結構 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事實上,能源結構的多元、穩固與否,足以與國家安全掛鉤。當前臺灣有九成七的能源,包括煤炭與天然氣是依賴進口,因此容易受到全球價格衝擊、供應中斷所影響。
研討會主辦方、美國在臺協會(AIT)代理處長樑凱雯表示,緊張的地緣政治之下,「臺灣更需要數種解決方案,確保能源可靠、可負擔,能彈性調度。」她強調,美國隨時準備好成爲臺灣的能源夥伴。
美國是酒精燃料的領先者,除了陸運以外,使用美國乙醇作爲原料的「醇類轉制航空燃油」(Alcohol-to-Jet)技術已經成熟。樑凱雯說,臺灣在酒精燃料的應用上已落後其他國家,應把握美國的技術、經驗與資源迎頭趕上。
而美國之所以在生質能源領域成爲佼佼者,其背後的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USBGC)功不可沒。USBGC在全球近七十個國家推廣玉米、大麥、高粱及相關副產品,爲世界貢獻糧食、飼料和燃料。
「我們最近剛慶祝臺北辦事處成立五十週年,」USBGC總裁Ryan LeGrand樂見臺灣推動E3試點計劃,即供應摻配百分之三生質酒精的汽油,他表示:「酒精燃料必然是臺灣能源轉型的核心。」
生質燃料守護環境 更守護人民健康
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是目前臺灣汽油主要使用的含氧化合物,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已認定爲有毒物質,吸入將導致頭痛、噁心、暈眩,以及精神錯亂。以百分之十的生質酒精取代MTBE則能改善空氣品質,保障人民健康。
亦有研究單位估計E10的減碳表現,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駐臺代表盧智卿指出,臺灣車輛若全面使用摻配百分之十生質酒精的汽油,每年減碳量可達到200萬噸,「就是五千座大安森林公園吸收碳的能力。」
不過,臺灣離全面使用E10的目標還很遠,目前僅十四個加油站提供E3汽油。社會大衆對於酒精燃料的認識不多,盧智卿是臺灣少數加E3汽油的駕駛,「因爲我瞭解酒精燃料的益處,所以我就像傳教一樣,到處推廣。」
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表示,經濟部也希望持續在運輸部門和航空部門推廣酒精燃料,把關燃料的品質並建立完善法規,「希望酒精燃料等生質產品在臺灣市場發展得更好。」
臺灣近五年平均進口美國黃豆、玉米近一百多萬噸,農業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黃新達指出,在貿易、外交和生質能源的建構上,臺灣與美國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當氣候變遷襲擊全球,臺美攜手發展低碳能源更是必要行動。
看更多相關內容:https://topic.udn.com/event/ATTERNOFE_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