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利他主義精神驅動 中國零售大轉型

經濟數據方面,大陸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增速從5.1%上升至6.3%,連續兩個月回升,預期有顯著提振。工業生產年增速從9月的5.4%小幅下降至5.3%,從行業來看,電子設備製造業、運輸設備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汽車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生產年增速比較高。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年增速3.4%,民間投資增速回升較慢,企業信心有待進一步提振,穩增長政策需要加碼。

在宏觀不景氣及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中國大陸實體零售業正迎來一波大轉型,儘管部分零售巨頭因市場變化而接連閉店,但以利他主義精神驅動的「胖東來模式」具有犧牲自己造福社會、以人爲本的理念,造就了員工和消費者正向的支持和溫暖的互動。在宏觀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意外成爲中國實體零售業的黑馬。

起家於四線城市的胖東來超市共有13家門店,2023年營收爲人民幣(下同)107億元,預計今年可以達到150億元,年成長率超過40%。其經營模式上強調熟食、生鮮、烘焙三項品類,當天做的當天必須賣完;除產品競爭力外,服務的提升來自對員工的尊重,其經營理念在相信顧客、相信社會、相信員工;不擔心員工偷懶、不擔心顧客偷東西。

胖東來超市將絕大多數的利潤都分給員工,門店員工收入在河南許昌是當地老百姓收入的兩倍以上。爲了提升員工幸福感,不但工作時數較短,也不允許員工加班,主管希望員工能兼顧家庭,鼓勵在工作之外,也能回家陪伴家中老小。這與美國Costco同樣把員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有異曲同工之妙。

胖東來是追求員工第一,顧客第二,因爲沒有好的員工,就沒有好的顧客服務。甚至給員工設置了委屈獎,還有10天委屈假,員工覺得不開心就不用來上班。再例如顧客不小心摔碎產品,不管誰的過失,不需要顧客賠償,也不需要員工賠償,公司全部吸收。

連帶改變的是,過去在中國人的認知裡,廁所臭是應該的,賣魚的地方臭也是應該的,餐廳裡很多東西不好吃是應該的。其在善待員工後,餐廳不提供過期的早餐,賣魚的地方員工也自發地想辦法妥善清潔、除臭,價值觀驅動了生活方式的轉變。

近期在大陸市場銷售火爆的胖東來超市,顛覆了傳統對商家的低價零售拚價格的刻板印象,在消費體驗面上,它是最接近Costco的大陸零售公司,經營重點方針包括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高品質零售服務。對比美國僅有3億人口就誕生兩大千億零售企業,全球最大的企業沃爾瑪,年營收近4,000億美元;以及及全球第二大零售巨頭Costco,在去年總營收創下約2,500億美元。中國各大城市人口具備驚人的消費潛力,但現在所有中國零售企業加起來的規模還沒有Costco大。

大陸的超市業正透過引入胖東來管理模式等外部優秀管理經驗,不斷優化經營,在整改後重新營業立刻可以取得翻倍以上的業績,證明了胖東來的零售經驗不僅在中國可以成功,而且可以複製到全中國任何一個區域。預示着中國新零售轉型預計將存在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