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高效就醫“絲滑” 浙江縣域醫療圈粉“老外”

中新網湖州2月17日電(黃彥君)“最近睡眠質量不好,聽說中藥溫和不刺激,我想體驗一下效果。”完成術後複診後,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工作的澳大利亞籍外教老師大衛(David)和醫生熟絡交談,想嘗試“東方神秘力量”助眠。

德清縣是聯合國秘書處在中國首個直屬專門機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所在地。高新技術產業、“洋家樂”民宿等聚集來自10多個國家的外籍人士在此工作、生活,就醫保健需求明顯。

在德清,便捷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正成爲助力外籍人士融入當地社會重要一環。

2024年年底,大衛患上泌尿系統疾病,生活節奏被打亂。面對複雜病情和語言文化差異,他一度陷入焦慮。在邵逸夫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德清中心進行初步治療後,大衛回到澳大利亞與家人共度聖誕,後又打“飛的”返回德清接受手術。

“這裡的醫生給出了科學治療方案,整個就醫過程高效便捷。最讓我驚喜的是,醫護人員英語都很棒,日常溝通沒有障礙,掃除了我的擔憂。”大衛說。

接診外籍人士,如今在德清縣各大醫院並不少見。

2024年10月,邵逸夫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德清中心護士長羅萍麗突然收到外國友人娜迪亞(Nadia)的緊急求助信息。她回憶道,彼時娜迪亞出現呼吸困難、無法正常言語等症狀。在醫護人員悉心照料下,她快速痊癒,還爲醫院手寫感謝信。

“我們會組織醫學英語培訓,掃清語言障礙,醫護人員與外籍患者日常交流不成問題。”德清縣武康健康保健集團院長、邵逸夫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趙偉平介紹,從前當地外籍人士大多會到杭州、上海等周邊大城市就醫,近年來,選擇在“家門口”看病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多。

在趙偉平看來,更多外籍人士選擇就地看病,意味着民衆對縣域醫療水平的認可,“醫療無國界,國際友人就醫情況反映着民衆日常選擇。作爲縣域醫院,要立足當地環境,服務好本地患者。”

就醫、居住、交通、飲食……作爲德清縣求是高級中學外教、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教師,來德清半年左右,大衛體驗到了中國縣城的“City”。

“這裡有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便利交通體系,居住體驗很好。”大衛說,在異國他鄉,專業貼心的醫護人員不僅妥當處理了他的病情,更傳遞了家的溫暖。如今,他致力於以教育搭建文化交流橋樑,將溫暖和友愛傳遞下去。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