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醫療健康遊,中俄相互“圈粉”
來源:環球時報
俄羅斯technosuveren網3月27日文章,原題:旅遊業正將俄羅斯與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俄羅斯國際醫療和健康旅遊專家艾達爾別克·伊薩哈諾夫在俄《歐亞聯盟經濟公報》近日舉行的有關俄中關係中旅遊業作用的在線會議上表示,俄中在旅遊領域的合作特別是醫療保健旅遊領域的合作正加強兩國經濟和人文關係。
近年來,兩國遊客往來明顯活躍。疫情後俄中旅遊業開始復甦,2023年赴俄中國遊客達四五十萬,赴華的俄羅斯人達七八十萬。兩國遊客的旅遊模式正在變化,對醫療和健康遊的興趣日益增長,這增添了兩國經貿往來的多樣化。
2023年約有3萬中國人赴俄進行治療和康復旅遊,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高加索礦泉、阿爾泰和濱海邊疆區的療養院。俄羅斯人對中國的醫療服務興趣更大,超過5萬俄羅斯人赴華進行康復、中醫和高科技治療。
在遠東地區,2023年赴俄以溫泉旅遊爲目的的中國遊客同比增加40%,在高加索礦泉療養院,20%的外國療養者是中國人。與此同時,海南成爲60%俄羅斯醫療遊客的中心,黑龍江的邊境診所每年爲1萬多俄羅斯人提供醫療服務。
在促進兩國相互旅遊增長的因素中,盧布貶值令俄羅斯的治療費用比歐洲便宜約30%。中國對濱海邊疆區基礎設施的投資、“健康絲綢之路”的項目爲該領域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俄中恢復團體遊免籤等措施消除了兩國醫療旅遊的主要障礙。70%到訪中國的俄羅斯遊客對傳統中醫感興趣,而在腫瘤和心臟病領域,俄羅斯診所對中國遊客更具吸引力。
當然,俄羅斯在吸引遊客方面也面臨挑戰,例如一些地區缺乏懂英語和中文的工作人員,直飛俄羅斯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航班數量有限等。儘管存在困難,但俄中旅遊業合作前景良好。預計到2030年,赴俄的中國遊客將增至100萬,其中10萬會是醫療旅遊。選擇赴華治療的俄羅斯人每年可能達15萬。
近5年來有20萬中國患者赴俄。俄衛生部長米哈伊爾·穆拉什科表示,俄要實現到2030年醫療遊客人數增長5倍的目標,需投資基礎設施並積極推廣包括溫泉和中醫的整合項目。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雙方的協作,以及兩國在健康領域的創新能力。這一道路不僅將加強俄中經濟聯繫,還是建立歐亞共同健康空間的重要步驟。(柳玉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