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網事·315① | “拆窗驗灰”,令租房市場蒙灰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輿情部

日前,一位深圳租客發視頻稱,退租時遭遇“拆窗驗灰”:二房東以清潔衛生不到位爲由拒絕退還押金,還在民警到場後拆下窗戶檢查灰塵。

在“提燈定損”登上春晚小品後,退租定損的“花式找茬”鬧劇再次上演,迅速引發網絡熱議。不少人也分享自己“踩坑”的經歷,引發廣泛共鳴,暴露出房屋租賃市場普遍存在的痛點。

房屋定損什麼標準?乾不乾淨誰說了算?衛生清潔費到底誰出?租賃雙方各執一詞。

由於規範標準不明、證據收集困難、維權成本過高等,不少租客面對不合理要求時,只能悶聲吃下啞巴虧。同時,也有房東抱怨,部分租客不講衛生、破壞房屋設施甚至存在拖欠租金的行爲。

對此,有媒體分析稱,許多租房合同對房屋損壞、衛生標準等相關內容界定模糊,給房東隨意解讀條款、侵佔租客利益提供了空間。在市場監管方面,相關部門的規範和監督力度不足,缺乏明確統一的房屋驗收標準和押金退還規範。

上述“拆窗驗灰”事件中,還有一個現象引發關注:面對如此明顯的不合理行爲,到場民警也無法形成有效約束。最終,又經過一段時間拉鋸,該事件纔在街道辦等介入調解下告一段落,最終房東扣除100元衛生費後,退還剩餘押金及半月房租。

“根治亂象不能只靠網絡維權。”觀點指出,迫於輿論壓力才能退錢息事,反映出租房糾紛處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租客遇到問題時投訴無門或難以得到公正解決。

深圳作爲外來人口聚集的超大城市,租房是無數“深漂”的剛需,是他們安身立命的第一步。有媒體評論表示,這些租房市場亂象,不僅損害了租客的合法權益和生活質量,也影響着他們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更關乎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營商環境。

網友普遍認爲,遏制租房市場亂象必須多管齊下。加大對租房市場的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規,明確租房合同中的各項標準;暢通投訴渠道,嚴肅查處違規行爲,提高違法成本。

有建議提出,可以引入第三方驗房機構進行專業檢查;出臺押金監管辦法,探索托管機制確保押金安全;構建信用懲戒體系,推出“租賃企業紅黑名單”等。

“租賃關係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的。”媒體呼籲一個穩定、公平的租房環境,“我們要讓租房迴歸本來的樣子——它是一個給疲憊身軀的溫暖落腳處,而不該成爲考驗生存智慧的闖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