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公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警情雙降築牢平安基石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李文茜

今年以來,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緊抓打防管控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等專項行動,全力提升社會面防控及違法犯罪打擊質效,刑事治安警情同比明顯下降,有力守護了轄區平安穩定和人民羣衆幸福安寧。

創新打造“鄰舍警務”工作法

構建數字時代社區治理新模式

坪山公安創新打造“鄰舍警務”工作法,構建“公安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機制,通過“指尖上的警務室”構建新型警民關係。

在修理廠老闆楊先生的微信聊天記錄裡,保存着一個歷時5個月的“鄰舍警務”矛盾糾紛化解案例。楊先生因28萬元債務糾紛一度產生極端念頭,坑梓派出所民警李安凡通過持續性的線上情緒疏導與線下組織調解,不僅促成了債務分期償還,還幫助當事人楊先生重建生活希望。“那段時間李警官幾乎每天都會給我發鼓勵的話,讓我好好生活、重整旗鼓。”從楊先生展示的微信聊天記錄裡,能清晰感受到他從“消極頹喪”到“重拾信心”的轉變。這種“法律教育+心理疏導+實質幫扶”的閉環處置模式,已成爲“鄰舍警務”工作法的標準流程。

“警察叔叔,我同學好像被騙了。”6月10日,深圳技術大學的阿偉通過微信向石井派出所民警翁建達求助。原來,阿偉的同學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在“刷單返利”“輕鬆賺佣金”的誘惑下,投入了部分生活費。翁建達迅速啓動反詐預警勸阻機制,通過典型案例剖析、詐騙模式講解和證據保留指導,成功阻止當事人繼續轉賬,最大限度降低了經濟損失。“現在遇到可疑鏈接,羣衆都會習慣性先截圖問我們。”翁建達說,“鄰舍警務”模式其實也是一條全天候的反詐求助通道。

目前,“鄰舍警務”模式已覆蓋轄區57%的常住人口,建立起鏈接38萬羣衆的社區警務對話網絡,成功化解一批矛盾糾紛事件,及時阻斷一批電信網絡詐騙,實現“風險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在微”,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警民指尖互動中煥發新活力。

暖心踐行“平安守護者”使命

繪就爲民服務最美“警”色

坪山公安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在細微之處傳遞溫情,以“速度+溫度”詮釋新時代公安民警的忠誠擔當。

“當看到警服出現在視野裡的那一刻,我們顫抖的心終於找到了依靠。”回憶起3月15日的經歷,徐女士仍難掩激動。當天下午,14名遊客因暴雨被困金龜山,其中最小的孩子僅3歲。石井派出所接警後,迅速聯動街道組建救援隊,頂着狂風暴雨挺進山中。面對泥濘溼滑的山路和時斷時續的通訊信號,石井派出所副所長鄭坤青一邊高聲呼喊安撫羣衆,一邊開闢安全通道。歷經一小時緊急搜尋,最終將全部被困人員安全轉移。下山途中,民警們將雨衣披在孩童身上,用身體擋在危險路段,以“揹簍式護送”確保全員脫險。

“我是警察,不要錢,送你們回家過年。”除夕清晨,坪山派出所所長鄭小孝的這句話,讓焦急無助的覃女士感動不已。當時,她帶着幼女在寒風中苦等半小時未打到車,眼看返鄉高鐵即將發車。下班回家路過的鄭小孝發現後,立即驅車護送,同時聯動高鐵站警力開闢綠色通道,最終在檢票截止前1分鐘助母女順利登車。

如今,“人民公安爲人民”在坪山已從承諾化爲常態。今年以來,坪山公安高效響應羣衆求助15000餘次,找回走失人員1200餘名。

積極優化公安政務服務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坪山公安始終以“羣衆滿意”爲第一標準,以“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暖心辦”爲服務準則,繼續完善戶政、出入境業務“一件事聯辦”“全程網辦”“自助辦”,用“數據多跑路”換來“羣衆少跑腿”。

“從提交材料到拿到簽註,只用了20分鐘。”從事外貿工作的王先生通過商務簽註專窗快速辦妥手續後連連點贊。坪山公安上半年爲商務簽註申請人提供專窗服務103次,爲人才簽註申請人提供專窗服務88次,累計爲445名緊急事由羣衆開通綠色通道。這種“分類施策、精準服務”模式,讓企業商務“零延誤”、人才引進“零障礙”、羣衆急難“零耽擱”,受到羣衆廣泛讚譽。

今年以來,坪山公安累計爲羣衆及企業高效辦理業務19萬次。

立體防控織密平安網

智慧警務守護千萬家

坪山公安堅持“科技賦能+精準防控”雙輪驅動,持續深化“五位一體”巡邏防控體系,特別是強化面向打架鬥毆易發的宵夜檔、商業街等部位的視頻智能巡邏,成功預警一批可能形成的刑事治安警情,帶動打架鬥毆警情同比大幅下降。

“每天接送孩子都能看到執勤民警,很有安全感。”家長張先生表示。目前,坪山公安每日投入大批警力強化“五位一體”巡邏防控,在校園周邊加強巡邏盤查,全區人流密集的重點部位全部配齊防撞設施、視頻監控和安保力量,實現見警率、管事率、震懾力“三提升”。坪山公安正以全天候、立體化的防控網絡,爲羣衆撐起“平安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