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遞去年淨利增長超200% 2025年“拒絕盲目追求單量” 阿里行權與否成關鍵變量

從業績掉隊到瘋狂追趕,申通快遞再次交上一份利潤和快遞業務量雙雙增長的成績單。

4月24日晚間,申通快遞(002468.SZ,股價10.62元,市值162.57億元,以下簡稱申通)發佈了2024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財報顯示,申通2024全年營業總收入爲471.69億元,同比增長15.26%;公司歸母淨利潤爲10.40億元,同比增長205.24%,創歷史新高。

不過,從已經披露數據看,申通的業績增長一定程度受益於其相對激進的價格策略,對比“通達系”(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四家公司,申通去年月平均單票收入最低,僅爲2.06元,全年單票收入下降幅度也最大。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個月,A股上市快遞公司“二通一達”(圓通、申通、韻達)單票收入繼續同比較大幅度下跌,頭部競爭激烈,尤其申通與韻達“爭三大戰”持續膠着。

今年以來,申通總裁王文彬頻繁公開發聲,強調“拒絕盲目追求單量”。申通管理層在4月初接待投資人調研時表示,3月份進入上半年的快遞淡季,存在一定的季節性競爭,部分“產糧區”報價已處於較低水平。參照往年經濟型快遞上市公司披露的月度經營簡報數據,2024年從4月起,單票快遞業務收入接近2元/單,已處於較低水平,同比繼續向下的空間相對有限。

2025年,申通還打算怎麼幹?

產能提升帶動業績翻倍大客戶數量增長260%

根據財報,申通2024年業務量完成227.29億件,同比增長29.83%,市佔率12.98%,同比上升0.8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申通營收119.99億元,同比增長18.43%;歸母淨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24.04%。

這兩年,申通一路追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綜合年報數據,申通2023年、2024年的業務量增速均在通達系、順豐控股等頭部快遞公司中排名第一。而申通日均快遞處理量也從三年前的不到3000萬單提高到2024年的超過7500萬單。

申通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順利完成三年百億產能提升計劃,三年來累計實施179個產能提升項目,全網處理能力顯著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完成42個工程,涵蓋杭州、長沙、合肥、南京、吉安、成都等城市。隨着單量的快速增長以及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公司將繼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公司產能再上新臺階,預計2025年內常態吞吐產能將提升至日均9000萬單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申通正在進一步通過收購重要節點轉運中心來進一步增強公司對關鍵線路的管理。申通管理層透露,義烏轉運中心資產組收購已於3月1日完成交割,義烏轉運中心正式成爲公司直屬轉運中心。本次收購義烏申通中轉業務資產組是公司繼續推進“中轉直營、網點加盟”經營模式的重要舉措。

申通方面表示,義烏市電商產業發達,也是快遞重要產糧區之一,完善本地區的中轉網絡佈局對於拓展當地市場規模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轉運中心的標準化建設、標準化運營及精細化管理,加大轉運中心的數智化投入,全面提升轉運中心的分揀時效,不斷構築公司強大而高效的中轉運輸網絡體系。

據財報數據,截至2024年末,申通擁有直屬轉運中心70個,其中東北6個、華北8個、華東25個、華南10個、華中12個、西北3個、西南6個。財報同時披露,2024年公司大客戶業務規模同比增長260%。

與韻達競爭陷入膠着、阿里行權與否受關注申通2025年打算怎麼幹?

今年以來,王文彬頻繁公開發聲,也對外傳遞出申通的最新戰略方向。

在今年3月走訪貴州網點時,王文彬提到,科技投入是提升時效與服務穩定性的關鍵支撐,要通過智能化手段持續降本增效,爲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物流體驗,同時強調“拒絕盲目追求單量”。

而在“申二代”訓練營中,王文彬表示,快遞業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申二代”不僅要當好申通“接班人”,更要成爲“變革者”。

從今年1至3月披露的月度經營數據看,今年1月,申通攻勢兇猛,業務量一度超越韻達,短暫坐上了“通達系”老三的位置(前兩名爲中通、圓通),不過在2月和3月又被韻達反超,兩家快遞公司的戰爭更加焦灼。

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申通今年的最大看點首先是關鍵股東是否會進行行權,或者提前行權,這是今年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第二就是申通的業務量排名能否有新的突破;第三是財務指標,從數據看,申通快遞2025年一季度經營現金流下降超40%,負債率達62.53%,創歷史新高,申通未來也要處理好利潤和現金流的關係問題。

根據公開信息,阿里巴巴目前已持有申通25%的股份,根據協議,阿里網絡或其指定第三方有權在2025年12月27日之前,分批或一次性獲得申通快遞高達21%的股份,但截至目前,申通快遞暫未收到相關行權信息。

申通快遞在今年2月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也提到了阿里行權可能帶來的影響。公司表示,如阿里根據協議約定進一步行使購股權並完成相應股權/股份轉讓,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可能會發生變更,並將可能觸發要約收購義務。但截至目前,申通暫未收到相關行權信息。一旦阿里行權,可能將對申通快遞的市場地位、運營管理、服務模式等產生一系列變革。同時,也可能會對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產生影響。

在趙小敏看來,申通本來有機會在一季度完成翻盤,但是從整體業績看,申通沒有抓住競爭對手失誤的機會,這將會進一步拉長戰線。不過他也提到,從整體上來講,申通也正在進入改革深水區,今年的業績增長情況和業務發展或許會不如過去兩年發展那麼順利,這也會給申通帶來新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