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機器人企業驅動產業提“智”向新 全鏈佈局賦能“智造”新藍海
穿着“時裝”在T臺走秀、戴上頭盔和手套上演“拳王爭霸賽”、進入工廠協助造車……如今,機器人已得到廣泛應用,走進各類應用場景。
伴隨着技術日新月異,機器人產業加快提“智”向新。特別是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培育具身智能、發展智能機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政策端、市場端同頻共振,新賽道日漸開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資本市場上,深市機器人產業上市公司集羣化顯著,已形成全產業鏈佈局,匯聚超100傢俱身智能產業鏈上市公司。
產業鏈“強筋壯骨”
從參賽馬拉松,到更智能地在工廠“忙活”,這個春天,機器人火熱“出圈”,整個產業踏上風口。
工業機器人方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約爲725.38億元,同比增長14%,2024年約爲842.62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將保持增長,銷售額超過900億元。
人形機器人方面,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智啓未來,“機”舞新篇——“十五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及落地策略》,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達到69.0億元,同比增長76.6%,預計2027年人形機器人有望初步迎來商業化突破,此後可能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
機器人火熱的背後,有整個產業鏈的厚積薄發。以深市爲例,從材料、零部件到電子系統、總裝集成,機器人相關企業有力支撐了產業的求新求變。
埃斯頓憑藉全產業鏈佈局與核心運動控制技術,持續突破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瓶頸;固高科技以二十年運動控制領域積澱,爲高端裝備植入“中國芯”,驅動精密製造邁向宇宙級精度;智微智能則聚焦邊緣計算與AI賦能,打造工業場景的“神經中樞”,讓機器人智慧觸達產業末梢。
應用擴圍推動迭代
在智能製造的星辰大海中,中國機器人產業正以創新爲引擎加速升空。在政策東風與資本助力下,一大批深市機器人相關企業持續拓寬中國智造的邊疆。
埃斯頓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核心零部件、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系統等。“在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系統領域,公司擁有全系列覆蓋3—700kg負載,87款工業機器人產品,2025年一季度公司市場佔有率達到10.3%,成爲首個登頂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國產機器人品牌,並且已連續7年穩坐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國產品牌出貨量第一。”埃斯頓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汽車、光伏、鋰電池、金屬加工、電子製造等細分行業,公司攜手行業領軍品牌打造智能製造標杆產線及工廠。
固高科技於199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的李澤湘、高秉強、吳宏三位機器人、微電子和運動控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和專家所創辦,是亞太地區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內外全互聯智能製造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通過深入的國內外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積極培育系統集成商等創新的商業模式,固高科技將運控技術及產品廣泛賦能智能製造、農業與環保、物流與交通等領域的智能裝備和智能終端,爲60多個行業提供長期核心能力服務和工業底座支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智微智能是國內領先的智聯網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秉承‘構建數智底座,共創智能未來’的使命,致力於爲產業數智化發展提供強大的硬件底座,全面推動智聯網場景化應用。” 智微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公司佈局智算業務,依託穩定的算力供應體系、深厚的行業經驗、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構建起覆蓋智算中心建設與運營的核心競爭力,幫助客戶降低算力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助力其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中實現更大價值。
強化基礎研究佈局
瞄向未來,強化基礎研究、前瞻佈局。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深市相關企業緊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前沿趨勢,加快突破一批戰略性、前瞻性、顛覆性技術,打造更具韌性、更有活力的機器人產業生態。
“公司基於‘AI+’戰略導向,正逐步完成感知AI、生成式AI等全鏈條的產品線佈局,業務模式也正從‘ODM(設計加工)’向‘ODM+OBM(自有品牌)+服務’方向升級。公司將持續完善‘雲網邊端’智能產品矩陣,深化AI技術與產業場景的融合創新,朝着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時代智能產品與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大步邁進。”智微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智微智能已擁有有效專利801個,其中發明專利57個,實用新型專利624個,外觀設計專利120個,另獲得222項軟件著作權,1項作品著作權。
“高端裝備與高端裝備內部部件與系統,是一個長准入週期的領域,在技術產品與商業閉環生態構建上有着極高的要求。”固高科技相關負責人指出,公司的運控、伺服、編碼器等部件與系統相關技術、產品沉澱大致能覆蓋目前各類機器人產品內部“小腦(運控)”,以及小腦之下的執行單元。從企業角度來看,考慮到未來行業大發展後,機器人產品也會出現功能、性能分層,公司會考慮儘量完成相關能力建設,爭取在機器人分層後發掘出與自身能力契合的商業空間。
截至目前,埃斯頓累計獲得專利及軟著900餘項,以南京爲研發中心,整合德國、英國、美國等全球研發資源,組建了一支以國際行業專家、江蘇省雙創領軍人才、海外留學高層次人才等爲主的高層次研發團隊,具有健全的研發組織管理體系,形成了自動化創新團隊、高工技術團隊和專家學術團隊三大人才梯隊。埃斯頓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多年保持佔銷售收入的10%左右,通過收購整合及外引內培,奠定了公司保持技術創新領先優勢的堅實基礎。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與產業生態的深度融合,公司致力於推動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爲全球工業製造注入強勁動力與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