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有交代!奇美醫院推「護腦聰明籤」 阿公阿嬤超配合

奇美醫院副院長陳繡琴說,「護腦聰明籤」結合在地廟宇信仰文化與健康教育,推廣失智症預防觀念。(曹婷婷攝)

「阿公,你抽到這支籤,是要你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爲延緩預防失智,奇美醫院護理部將社區民衆最關心的廟宇信仰文化結合國際期刊14項失智症危險因子,首創把神明廟宇籤詩融入醫療衛教,傳達「神明護佑全家」,讓阿公阿嬤祈福求籤同時也獲得護腦顧健康觀念,讓很多長者贊「神明有交代,要認真配合!」

「護腦聰明籤」21日在院方於奇美博物館舉辦的「國際失智症日活力熟齡青春健康Fun市集」亮相,吸引民衆爭相體驗。奇美醫院副院長陳繡琴說明,爲了將失智預防觀念深入社區,與永康區烏竹裡三千宮合作,結合在地廟宇信仰文化與健康教育,創新推出「護腦聰明籤」,把14項可改變的失智危險因子融入籤詩設計。

民衆體驗「護腦聰明籤」直呼有趣。(曹婷婷攝)

奇美醫院今天於奇美博物館舉辦「國際失智症日活力熟齡青春健康Fun市集」。(曹婷婷攝)

奇美醫院護理部首創「護腦聰明籤」,將宗教文化轉化爲公共衛教,相當接地氣。(曹婷婷攝)

護理部專員陳岑佩說,原本的籤詩是手作紙板,比較陽春,現已進階到比照廟宇籤詩櫃,民衆抽籤後就可拿取籤詩,大家都很期待會抽到什麼籤,籤詩內容也由護理部發想,像是「血壓如山高、記憶早跌倒」,解籤建議則是提醒長者要固定量血壓;另也有「坐久生根鬱又昏、走動活絡不易昏」,建議長者要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預防失智15支籤詩生動又貼近民衆生活,阿公阿嬤抽完籤都點頭如搗蒜。

陳繡琴說,期望藉由將宗教文化轉化爲公共衛教的巧妙結合,突破傳統廟宇僅承擔信仰寄託的角色,更貼近民衆的生活方式,有效推廣失智症預防的觀念。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強調,失智症預防與照護已不再侷限於醫療院所,必須透過「生活化、社區化」策略全面推動,推廣失智症者必須走出家庭、走入社區,在「社會處方箋」下,多與人羣接觸互動,動腦、動心才能避免失智症惡化,長者也可透過多參與社區活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