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創護腦籤 推至全市廟宇

奇美醫院護理部首創「護腦聰明籤」,把神明廟宇籤詩融入醫療衛教,副院長陳繡琴說,盼藉此更貼近民衆生活,有效推廣失智症預防觀念。(曹婷婷攝)

面對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爲延緩及預防失智症,奇美醫院護理部透過國際期刊2024年統計失智症14項危險因子,與在地廟宇信仰文化結合,首創把神明廟宇籤詩結合醫療衛教的「護腦聰明籤」 ,今年8月問世以來獲熱烈迴響,後續將協助推廣至全臺南廟宇。

構思這個「接地氣」點子的護理部專員專員陳岑佩說,出發點是希望透過簡易方式讓社區民衆瞭解失智症危險因子,因此把民衆最在乎的神明信仰籤詩連結到危險因子,希望長輩拜拜祈求神明護佑全家健康時,也能兼顧護腦。

奇美醫院副院長陳繡琴說明,此次與永康區烏竹裡三千宮合作,因長輩幾乎都有拜拜習慣,盼透過「護腦聰明籤」 傳達如何預防及延緩失智。

籤詩內文由護理部撰文,既生動也口語化,像是「血壓如山高、記憶早跌倒」,解籤建議是提醒長者固定量血壓;另也有「坐久生根鬱又昏、走動活絡不易昏」,建議長者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悶在家中似孤舟、一語不說記憶愁」解籤建議爲「參與社區活動、保持人際互動」。

臺南爲衆神之都,廟宇數量衆多,陳岑佩說,後續還將結合臺南市政府力量,將「護腦聰明籤」推廣到全市廟宇,讓失智友善觀念不只侷限在醫院、失智友善據點,更能透過「神明護佑」,幫助更多健康長者達到預防失智效果。陳繡琴說,比起衛教,長輩們抽籤後,往往比較肯把這些建議「當一回事」,很多長者也說「神明有交代,要認真配合!」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強調,失智症預防與照護須透過「生活化、社區化」策略全面推動,推廣失智症者走出家庭、走入社區,在「社會處方箋」下,多與人羣接觸互動,動腦、動心才能避免失智症惡化,長者也可透過多參與社區活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