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學者顏厥安:大罷免加速反噬國安

臺灣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顏厥安25日投書媒體反對大罷免。(本報資料照片)

深綠學者顏厥安25日投書媒體,談到兩岸議題時,分析臺灣要積極和統的不到1成,且約佔3成5的「硬對抗」派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支持蔡英文的「巧堅持」路線,此時國家元首與行政權領導人,理應努力擴大團結因應挑戰,怎會搞成大對抗大分裂,放手讓「狂想派」來引導主旋律?他直言大罷免大對抗無法改善國安危機,反而會反噬國安,且現在正在加速發生中。

臺灣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顏厥安2014年參與廢核四連署,去年更在死刑存廢言詞辯論中直言「死刑違憲」,立場長期與民進黨相同,外界普遍視他爲「綠到出汁」的深綠學者。

昨天他在投書文章中表態反對大罷免,認爲此舉類似德國基本法的「基本法濫用」,並質疑無差別大罷免,是否構成一種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攻擊呢?

他提到臺灣前途與中國威脅一定會造成某種集體焦慮,這是完全正常,可以理解的臺灣困境。但面對這種困境,他「解讀」從大選結果一直到最近的民調顯示,約只有3成5上下支持對中國「硬對抗」,可能有近6成傾向「巧堅持」,想要積極和統的只有1成不到;甚至3成5的硬對抗,可能有一半以上是「小英派」的,路線有差異的「巧堅持」,否則怎會擁護中華民國憲法又猛搖車輪旗(指中華民國國旗)?

他認爲,在此現實條件下,國家元首及行政權領導人理應擴大團結因應挑戰,怎會放手讓「狂想派」引導主旋律,搞成大對抗大分裂?並直言大罷免大對抗一點都無法改變或改善國安危機處境,卻嚴重阻礙內憂病竈改革,「而後者,終究會反噬國安。這點,現在正在加速發生中」。

他舉日前癌症名醫周佳正遭公車撞擊的死亡意外爲例,可預見臺灣很快會出現滿街都是60歲以上駕駛的公車、大型車,在到處都是60歲以上行人的環境奔馳,「缺工、低薪、高齡化、少子化等處處可見的社會經濟困境,哪一項不是每天跳錶在侵蝕着臺灣安全的根基?」

有法學背景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認爲,顏厥安所謂「硬對抗」及「巧堅持」的用詞,只是標籤化「賴清德派」跟「蔡英文派」,賴跟蔡的兩岸路線其實差不多,但賴喜歡在兩岸議題上的論述加「小動作」,例如「敵對勢力」,身爲總統說出這樣的話,就會沒有轉圜空間,他認爲,在最高領導位置上,應該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好,要有充分防衛準備,也要保持談判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