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型布魯菌病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正式發佈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結核性腦膜炎專業委員會制訂的《神經型布魯菌病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在《中華醫學雜誌》上正式發表。該《指南》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博士生崔玥、副主任醫師葉紅和張婧執筆,武力勇教授擔任該文通訊作者。

神經型布魯菌病是由布魯菌侵襲神經系統引起的疾病,約佔布魯菌病總髮病率的0.5%至25%,主要在我國北方地區的春夏季節高發。該病臨牀表現多樣,易被早期誤診,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使得治療更具挑戰性。該共識是國內外首部針對神經型布魯菌病的專家共識,填補了布魯菌病神經系統表現診療領域的空白,爲臨牀醫師提供了科學系統的診斷方法和診療路徑,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診療水平。

該共識嚴格遵循臨牀實踐指南和共識制定方法學要求,匯聚了來自全國17個省市共計61位相關領域各學科專家組成工作組。在充分依託系統評價證據的基礎上,經過三輪嚴謹的改良德爾菲法討論,圍繞九個關鍵領域凝練出十二條核心推薦意見,特別強調了流行病學史在神經型布魯菌病診斷中的關鍵作用,拓展了早期症狀的識別範圍,明確了血液和腦脊液免疫學及病原學檢測方法的診斷價值,突出了影像學和電生理檢查在神經系統評估中的獨特作用,指出了基於不同臨牀表型進行精準鑑別診斷的重要性,探討了不同臨牀表型對患者預後的影響,並呼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

此外,該共識全面回顧了既往發佈的布魯菌病診療方案,首次提出了神經型布魯菌病的分級診斷標準,明確瞭如何通過流行病學史、臨牀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等識別可疑病例、臨牀診斷及確定診斷神經型布魯菌病。該共識結合我國臨牀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診療流程,強調了根據患者具體臨牀表現進行個體化調整的重要性,並突出了鑑別診斷檢查在精準診療中的核心作用。同時,該共識提出對符合臨牀診斷標準的神經型布魯菌病患者,應儘早啓動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神經系統損害的風險。

《神經型布魯菌病診治專家共識》制訂工作組

布魯菌病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神經型布魯菌病診治專家共識(2025版)》緊密結合國內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臨牀實踐經驗,爲我國臨牀醫生提供了切實可行且具有高度實用性的理論參考。相信該共識的發佈將爲推動我國神經系統傳染病領域的研究與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併爲提升臨牀診治水平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