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韓經貿合作 共促高質量發展 31中學中德園校區9月開學前投入使用|本地新聞(3.20)

棟察樓盤

深化中韓經貿合作 共促高質量發展

爲加快推進瀋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3月19日,由瀋陽市貿促會、韓國仁川廣域市、仁川商工會議所及韓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共同主辦的“2025瀋陽-仁川企業B2B經貿洽談會暨第四次中韓初創企業對接交流會”在瀋陽隆重舉行。來自中韓兩國的150餘家企業及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共謀合作發展新篇章。

會議期間,中韓企業圍繞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業、孵化加速器等領域達成4項重大簽約合作。瀋陽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簽約項目將有力推動瀋陽產業升級,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會議現場,9家韓國企業通過路演推介,與瀋陽本地企業就技術研發、股權投資、成果轉化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部分企業當場達成合作意向。同期舉辦的“瀋陽-仁川企業B2B經貿洽談會”上,韓方10家企業攜4大類33種展品參展,中韓企業按1∶12比例精準匹配洽談,累計完成120場次對接。

爲深化務實合作,瀋陽市貿促會組織50餘位韓國企業代表赴遼寧德神生物科技、中韓國際經貿產業園、東北製藥集團等重點企業和園區考察,聚焦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現代農業等領域開展點對點項目對接。考察團還走訪瀋陽高新區管委會、華狐(中國)直播電商基地等,深入瞭解瀋陽產業政策及營商環境,爲後續投資落地奠定基礎。

活動期間,仁川經貿代表團受邀參觀瀋陽故宮等世界文化遺產,感受瀋陽歷史文化底蘊。

瀋陽市貿促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緊密跟蹤合作意向落實,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助力瀋陽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來源:瀋陽日報)

31中學中德園校區9月開學前投入使用

推出3條紅色精品研學路線;建立學生科學鍛鍊檔案,將學生體質優良率納入績效考評;31中學中德園校區於9月開學前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3月18日記者獲悉,2025年鐵西區教育工作會議日前在應昌小學大明湖分校召開,會議傳達了全省及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2024年鐵西教育工作成果,規劃和部署2025年教育重點任務。

會上提出,推動今年鐵西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以“深化教育改革,建設教育強區”爲主題,以“構建五大體系、探索三條改革路徑、實施21項計劃”爲總綱。

將學生體質優良率納入績效考評

今年,鐵西區持續深化“一核三全”德育特色品牌,精心推出3條紅色精品研學路線,分別是“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工業歷史傳承路線、“工人村生活館”城市發展變遷路線,以及“化工報國·新時代雷鋒精神育人中心”雷鋒精神發揚路線。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研學路線,可以讓學生們深入系統地瞭解鐵西區的工業發展歷程。

鐵西區還將抓好學校體育特色建設,開齊開足各學段體育課,全面建設“一主兩翼三結合”的鐵西區校園足球體系,建立學生科學鍛鍊檔案,並將學生體質優良率納入績效考評。

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2025年,鐵西區將聚焦重點項目,全力推進31中學中德園校區建設,深化高中東、西部聯盟以及4中、31中學兩大集團校工作,形成縱橫銜接的區域優質資源格局,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其中,31中學中德園校區於9月開學前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增加1800個學位。

2025年,鐵西區將開展名師孵化、新秀扶植、種子紮根三項工程,年內,鐵西區還計劃遴選70至80個名師工作室。

鐵西區同步發佈21項具體行動計劃,覆蓋學前優質普惠、集團化辦學提質、教師隊伍培養、校園安全升級等教育發展的關鍵領域。行動計劃包括實施學前普惠擴容計劃,設立托幼一體化試點園,建立托育與幼教的連貫體系;實施鑄魂強師計劃,打造校本培訓示範校10所等。(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光榮街排水管線施工請儘量繞行

爲配合瀋陽光榮街排水管線工程進場實施,最大限度減小施工期間對周邊交通的影響,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從3月18日22時至6月18日24時,對光榮街十三緯路至振興街段實施交通限制措施。工程期間,將佔用兩排機動車道組織實施,剩餘雙向2車道可供通行。

瀋陽公安交警提醒廣大市民提前做好出行規劃,儘量避開施工路段。(來源:遼瀋晚報)

高院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2+3”專項行動

記者昨日從遼寧高院研究室獲悉,遼寧高院聚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戰決勝目標任務,在廣泛徵求市場主體意見建議基礎上,今年深入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2+3”專項行動,助力遼寧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1”是立足高水平的司法保護,秉承善意審慎文明司法理念,持續深化“1個辦法”,即涉企案件生產經營影響評估辦法的貫通落實。

“2”是堅持刀刃向內,開展涉企積案清理和不規範涉企司法行爲兩個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審判流程管理規則,在確保案件質量前提下切實提高效率;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嚴防趨利性執法司法,建立健全相關案件甄別、處置、防範機制,依法規範適用涉產權強制性措施、規範適用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嚴格規範適用失信懲戒措施等司法行爲,進一步提高涉企案件辦理規範化水平,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3”是立足打擊保護服務職能,開展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涉企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法官進企業法律服務等3個專項活動。在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專項活動中,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重點打擊證券犯罪、洗錢犯罪、金融詐騙犯罪、虛開騙稅、串通投標、強迫交易、走私、非法集資、商業賄賂、侵犯知識產權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同時,關注涉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案件,營造支持經濟健康發展的司法環境。在涉企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專項活動中,要依法高效公正審理行政案件,監督、糾正侵害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的違法行政行爲,支持、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守信踐諾,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在法官進企業法律服務專項活動中,常態化組織法官進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強化以案釋法,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據悉,“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遼寧法院持續開展以涉企案件生產經營影響評估辦法爲牽引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截至2024年底,對208.94萬涉企案件開展生產經營影響評估,通過依法“活封活釦”、財產置換、慎用懲戒措施等方式,盤活企業資產,幫助一批經營主體渡過難關。(來源:遼瀋晚報)

今年以來 全省135萬人次參與“以舊換新”

日前,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銷售突破100萬臺發佈活動在沈舉辦。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全省已有135萬人次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帶動全省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銷售額超100億元。更多消費者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從“能用”到“好用”,從“省錢”到“節能”,家用消費品實現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升級。風頭正勁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正在重塑當今人們的家庭消費新圖景。

“以舊換新”

開啓綠色消費煥新之旅

“很多智能小家電都能享受以舊換新補貼了,來商場買了掃地機器人和蒸烤一體機。優惠很‘香’,我很滿意!”日前,市民吳女士在中街一家電賣場購買家電享受到了以舊換新的補貼優惠。如今,像她一樣受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吸引,來商場購置家電的瀋陽市民很多。記者瞭解到,按國家“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總體部署,全省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紮實穩步開展,吸引廣大消費者及企業、商戶、協會、金融機構等積極參與。自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銷售已突破100萬臺。

瀋陽市今年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現已全面啓動,包括汽車報廢更新、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家裝廚衛以舊換新等。今年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在去年基礎上加碼升級,補貼產品類別調整擴充至20類。截至3月17日,今年全市家電以舊換新、手機購新補貼累計投入資金已達4.68億元,惠及97.51萬餘人次,帶動消費29.05億元,開啓了沈城今春“綠色消費”新風尚。

新消費涌現

聚焦綠色、智能、適老

“現在買家電,不僅要考慮性價比,還要看是否綠色節能。”正在挑選家電的李先生道出很多消費者的心聲。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在如今的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節能環保家電成爲消費者的首選,能效標準成爲消費者選購的“硬指標”。一位家電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今消費者更關注能效標識,一級能效的產品雖然價格高一些,但長期使用更省電,對環境的影響更小,加上政策補貼,性價比很高。自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開展以來,一級能效的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銷量顯著增長,更符合當下倡導的綠色消費方式。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汽車爲例,目前全省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1.6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2.6萬輛,消費者購買新車50%以上爲新能源汽車。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商品中,一級能效及水效的商品補貼佔比80%以上,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商品95%以上爲智能手機。以舊換新進一步聚焦綠色、智能、適老等方向。

消費場景升級

智慧家居“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前覺得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智能聲控家電這些都是‘奢侈品’,現在有了以舊換新補貼等多重優惠,價格更親民了,智慧家居對於普通家庭不再是夢。”一位正在選購洗碗機的消費者如是說。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實施,激發了消費者以舊換新意願,也激活了消費品質的升級,很多科技智慧化家居產品進入了普通家庭的消費選擇範疇。智慧家居提升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讓生活更有品質。

據省商務廳負責人介紹,實施以舊換新活動以來,消費市場持續涌現出一系列不同於以往的新消費,也在不斷引導上游製造業產業結構升級,推動行業技術升級進步,助力新質生產力培育。“消費品以舊換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而是更高端、更智能、更環保、更個性化的需求實現。”(來源:瀋陽晚報)

責任編輯:李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