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開放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與重要“試驗田”。自2015年4月掛牌以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迅猛發展。統計數據顯示,10年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從712億元增至5379.8億元,年均增長超25%;固定資產投資由2014年的117.2億元升至2024年的711.35億元。
跑出制度創新“加速度”
“10年來,我們堅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紮實推進‘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推動前海保持‘生機勃勃’發展態勢,開放、創新、活力已成爲前海的鮮明標識。”深圳市委常委,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守睿說,接下來將堅持以制度創新爲核心,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88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04項在全國範圍複製推廣。2022年至2024年,片區連續3年蟬聯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第一名。
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前海制度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將制度優勢轉化爲通關效能,陸續實現了深港“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模式,“全球中心倉”“MCC前海”等一系列通關便利化措施落地。2024年以來,片區還創新打造了深圳企業海外綜合服務平臺——“深圳·前海e站通”,通過整合包括法律、金融、物流、諮詢等領域的各類專業服務機構,爲企業提供全鏈條全要素全週期全領域出海服務,目前已集聚出海服務商180家,可一站式提供各類服務事項60餘項。
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前海e站通”的首批出海服務商之一。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港口主要爲企業解決在產品出海、投資出海、服務出海等方面的困擾和問題,提供全球倉儲、通關優化、跨境運輸等解決方案。”
當夜幕降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璀璨燈火與摩天大樓交相輝映,智能電網如血脈般貫通,爲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供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凱表示“10年來,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供電有限公司積極開展能源改革創新,大幅提升了電網側智能化水平;自主開發‘零碳+智慧能源’等示範項目,創新‘二線合環+聯絡’的‘同心結’接線技術,實現了用戶側單一故障停電‘零感知’,供電服務能力不斷增強。2019年以來,公司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年均投產容量20萬千瓦,電量年均增速13%。”
2022年1月,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掛牌運作,在全國首創港資企業可適用香港法律,並逐步構建起涵蓋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國際商事法庭、前海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在內的多層級法治機構體系。
今年4月,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內舉辦的“前海跨境法律服務實務技能培訓班”開班,聚焦中資企業拓展歐洲市場,鏈接跨境律所、諮詢公司等,爲企業獲取法律服務和對接境內外法律服務資源鋪路架橋。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新成介紹,活動幫助公司精準識別並規避潛在合規風險,及時獲取海外市場動態、政策法規等有效信息,極大提升了企業的出海信心。唐新成說,大洋物流可爲客戶提供海運、空運、跨境電商物流、工程項目、倉儲、清關、供應鏈管理等多層次進出口物流服務體系。2024年,公司服務進出口貿易貨值達400億元。今年3月,公司榮獲前海“綠色通道”企業稱號。
畫出深港融合“同心圓”
多年來,前海整合深港兩地資源,持續加大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力度。深圳鄭鄭會計師事務所便受益於此。“作爲深圳首家深港聯營事務所,公司30餘人的員工團隊中,有20%是港澳籍。”該公司管理合夥人、香港執業會計師蔡仲豪說,“隨着港澳專業人士便利執業政策的推出,不僅讓公司能夠在內地收穫更多業務機會,還能讓公司港澳籍夥伴充分在內地發揮港澳稅務及會計領域的專業經驗與優勢。”
近年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全國首推“深港澳辦稅易”“深港通註冊易”“深澳通註冊易”等系列創新舉措,實現了港澳投資者“足不出港”“足不出澳”即可辦理深圳商事登記,香港註冊建築師、港澳稅務師、港澳導遊等26類專業人士無需參加內地職業資格考試,即可直接或備案登記後在前海執業。
隨着深港融合向深走實,文旅、生活等多元領域的深港互聯互通進一步爲兩地居民畫下“同心圓”。作爲國家指定的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出發和停泊港,深圳灣遊艇會有限公司是深港海濱互動的重要紐帶之一。深圳灣遊艇會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餘佩炫表示,自2017年《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獲批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不斷探索創新港澳籍遊艇在出入境通關、牌照互認、航行區域規劃等方面的政策。深圳灣遊艇會成爲廣東省首個免擔保入境碼頭,同時採用“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通關模式將港澳遊艇通關時間壓縮至20分鐘左右。如今深圳灣遊艇會已在自貿片區內設立遊艇保稅倉,有效提升了深圳遊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2月,《前海建設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2025年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香港居民在前海就業生活更加便利,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強化,市場一體化進程顯著推進,協同協調發展模式更加完善,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更爲緊密,一批標誌性、帶動效應強的項目加速落地,對大灣區合作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彰顯。
打出對外開放“組合拳”
對外開放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議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副院長、前海分院院長曲建認爲,“片區要想盡一切辦法‘走出去’,通過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人、財、物、數、車五大要素將在前海進一步集結”。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如今已形成了包括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在內的“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開放體系。其中,在貿易領域,前海跨境電商集聚區已吸引俄羅斯Ozon、京東國際等優質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同時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創新中心落戶前海。2024年,前海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210.30億元,總量在深圳市各區排名第一,增長104%;在資金流動領域,形成“境外不落地購匯”等14項全國“首創”“首批”成果;在運輸領域,“簡化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海事審批手續制度創新”“創新碼頭口岸中轉便捷通關模式”兩項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
“便捷和自由是我對前海最直觀的感受。”“95後”創業青年、誠天國際供應鏈(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馮凌炬告訴記者,“片區集聚了大量供應鏈龍頭企業和跨境電商,大大提高了商務洽談的效率。同時,這裡提供的各項便利政策也讓我在創業中敢於放手去做。”2018年,從海外學成歸國的馮凌炬,被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創新氛圍與接軌國際的開放姿態深深吸引,毅然選擇將創業起點錨定於此。“藉助片區在數據流動、資金運轉、人才匯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公司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物流全鏈條,打破了三大國際快遞巨頭的壟斷,實現國際快遞兩日極速達,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客戶體驗。”馮凌炬說,目前公司每日運輸包裹量超百萬件,併爲多個平臺和跨境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定製化跨境物流與供應鏈服務。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增外資企業502家,其中新增港資企業416家,同比增長89.1%。2月11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與西班牙巴塞羅那自貿區聯盟舉行了合作備忘錄線上簽約儀式,雙方將推動建立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巴塞羅那自貿區合作發展推進機制和保障體系。
面向未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一方面將繼續主動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持續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改革探索,推動電信、醫療、教育領域試點政策加快落地;另一方面將加快打造高品質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努力成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最佳聯接點。(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