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吞上億善款怨「被兄搞到身敗名裂」 名模哭求交保:顧失明狗
記者黃宥寧/臺北報導
「中華民國身障關懷協會」假公益吸金案,理事長陳品君、蕭靖及前名模蕭瑋葶涉嫌詐捐逾1.1億元、詐貸5,216萬元,龐大資金遭揮霍於購屋、名車、股票投資及高檔餐飲等豪奢開銷。因羈押期屆滿,士林地院今(28)日開調查庭。蕭女當庭抱怨被哥哥搞到身敗名裂,哀求能交保返家照顧失明老狗。法官聽取雙方意見後,諭知全案候核辦。
由於羈押期屆滿,士院提3人開調查庭。蕭女在庭上哭得梨花帶雨表示,與哥哥蕭靖「20年未同住,生活圈不同」,自己只是因親情借名登記,如今「已被哥哥害到身敗名裂」,懇求交保回家照顧長輩及20歲、已失明且久未點藥的老狗,「不會逃亡,請給我回家的機會」。
辯護律師稱,偵查至今並無任何客觀證據顯示被告與共犯或證人有串證情事,檢方先前亦函示對被告「已無待查事項」,羈押理由早已不復存在;且本案曾裁定得具保,僅因法警人力與電子監控設備調度等行政問題,導致未能順利辦保,隨後遭移審再押,程序上顯有不當。另指檢方將被告的正當工作收入誤列爲不法所得,請求法院改採具保、限制出境或科技監控等替代處分,無羈押必要。
陳品君方面,辯方以「母親身分、不可能拋家棄子」爲由請求交保;蕭靖的律師則稱其另案在執行中、且已坦承犯行,無湮滅證據之虞,請求解除禁止接見。法官諭知全案後核辦。
▲前蕭瑋葶涉與胞兄以身障關懷協會吸金,侵吞善款買豪宅 。(圖/記者黃宥寧攝)
其實,蕭女的律師早在10月13日就曾向法院聲請交保,但合議庭審酌後認爲,本案涉犯刑法公益侵佔、詐欺取財、洗錢等罪,涉案金額上看億元,犯罪嫌疑重大。被告曾提供個人帳戶供同案被告使用,並同意以名義購置不動產與車輛,但對鉅額資金來源未能合理說明,其供述與共犯亦存在明顯歧異,加上侵佔期間非短、金額龐大,認爲仍有勾串共犯、湮滅證據的高度可能性。
合議庭指出,雖偵查中曾准予具保,但案件經起訴後,法官得重新審酌羈押必要性,不受先前裁定拘束。依據現有卷證與案情進度,具保、限制出境或科技監控等替代處分均不足以防止串證,遂於本月13日裁定駁回蕭瑋葶的具保停押聲請,維持羈押禁見。
被告3人涉長期以公益名義詐捐與詐貸資金,自成立協會後,對外宣稱要關懷身心障礙者,吸引民衆及企業捐款,實際上卻未依規投入公益用途,而是將捐款與貸款金流集中於特定帳戶,由蕭靖主導資金運用。
檢方指出,3人不僅利用協會名義詐得捐款逾1.1億元,更涉嫌以不實文件、假帳戶向銀行詐貸5,216萬元,所得款項並非用於公益活動,而是大肆揮霍於購屋、名車、股票投資、高檔餐飲及酒店消費,甚至飼養狐狸。
此外,蕭瑋葶名下帳戶與財產也被用來洗錢、隱匿資金流向,檢方認定3人犯行分工明確,涉犯《刑法》第336條公益侵佔罪、第339條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洗錢罪等多項罪名,因此於今年8月11日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