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聲、頻嗆咳 新可調式手術復聲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部喉科主任謝麗君指出,單側聲帶麻痹約佔嗓音障礙患者的1成,常見症狀包括聲音沙啞、講話氣音、發聲費力、音量變小,嚴重者可能出現嗆咳、吞嚥困難及吸入性肺炎。(馬偕醫院提供/王家瑜臺北傳真)
講話費力、聲音沙啞、親友聽不清楚,甚至吃飯時容易嗆咳,這些可能都是單側聲帶麻痹造成。爲避免造成吞嚥與呼吸困難,新一代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已讓不少患者成功找回「新聲」。
退休護理長淑惠10多年前聲音突然變得沙啞,不僅難以與病人溝通,開會講話也形成巨大的壓力,於是申請提早退休,漸漸習慣低聲交談,或乾脆不說話、避免社交,直到最近吃東西經常嗆咳,就醫診斷爲單側聲帶麻痹。接受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後2周,聲音逐漸恢復清亮,現在常跟朋友出遊,享受自在的退休樂活生活。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部喉科主任謝麗君指出,單側聲帶麻痹約佔嗓音障礙患者的1成,其中2到3成原因不明,常見症狀包括聲音沙啞、講話氣音、發聲費力、音量變小,嚴重者可能出現嗆咳、吞嚥困難及吸入性肺炎。
謝麗君表示,急性期若採取保守嗓音及行爲治療無明顯改善或是急需用聲者,可考慮接受聲帶注射手術,倘若聲帶麻痹已永久無法恢復,則可考慮甲狀軟骨成形術。
傳統甲狀軟骨成形術受限於醫師技術、植入物無法即時調整、術後無法微調等缺點,新一代技術「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優點是患者在術中保持清醒,依患者的發聲情況予以微調,手術時間平均2小時,患者恢復期短、效果持久,不需特別復健與保養。
謝麗君提醒,聲音的變化不是小問題,尤其是中高齡族羣更應重視嗓音與吞嚥的警訊,若出現嗓音異常、嗆咳等問題,應及早就醫診斷,配合醫師、語言治療師積極治療。此外,患者應避免聲帶乾燥,多喝水,減少長時間說話,減少胃食道逆流或是刺激性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