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害燒聲 30分鐘手術除病竈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醫師李自祥說明,微創聲帶手術是以局部鼻腔及喉部麻醉減輕不適,在鼻內視鏡輔助下,針對聲帶病竈進行切除及類固醇注射,整個手術可在半小時內完成。(李自祥提供)

28歲的曾小姐因職業關係需要長時間說話,近期因聲音沙啞感到困擾不已,就醫檢查發現聲帶長出一顆息肉,醫師建議住院全身麻醉手術處理,但曾小姐擔心全身麻醉的風險,以及工作請假不便,於是尋求第二意見。內視鏡檢查發現,她的左側聲帶有顆出血性息肉,與醫師討論決定接受微創聲帶類固醇注射手術,術後2週迴診追蹤時,曾小姐聲音不再沙啞,經內視鏡檢查聲帶息肉已完全消除。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醫師李自祥表示,聲音沙啞是門診病人常見的主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不當或過度的使用聲音、感染、聲帶結節(長繭)、聲帶息肉、聲帶囊腫、聲帶萎縮及麻痹。針對不同的聲帶問題,會施打不同藥物來治療。例如聲帶結節、息肉和囊腫等病竈,可在聲帶上施打類固醇來治療,由於是局部注射,且劑量很小,不會有民衆擔心的全身性吸收或類固醇副作用;若是聲帶麻痹或聲帶萎縮,可以施打玻尿酸來增加聲帶體積,幫助聲帶閉合。

李自祥說明,喉部是很敏感的器官,喉部或聲帶手術傳統上都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病人要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也需住院,醫療花費較高。

門診微創聲帶手術則藉由局部鼻腔及喉部麻醉,減輕喉部的感覺和不適,在鼻內視鏡輔助下,針對聲帶病竈進行切除及類固醇注射,整個手術可在半小時內完成,病人休息過後無不適即可回家,術後須噤聲2天,讓藥物能達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