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每分鐘打嗝40次」痛苦休學 「浮針」7次治療奇蹟痊癒
▲少年苦於頑固性打嗝,透過浮針治療才改善症狀。圖非當事人。(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一名青少年飽受「頑固性打嗝」折磨,每分鐘竟可打嗝高達40次,且不論是西醫或中醫的傳統治療皆無效,導致他進食困難、嚴重失眠,甚至被迫休學,直到接受「浮針」治療,經7次療程後,症狀完全消失,追蹤1個月未復發,也展現浮針未來應用在多種難治疾病的潛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周立偉醫師是國內知名的復健醫學專家,曾於2024年入列美國史丹佛大學公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專精鍼灸,幹針與浮針;針對3者差異,他解釋,鍼灸是以直針刺入穴位,幹針則是以針具刺向激痛點,而浮針是以較粗的特殊針具插入皮下,但不刺入肌肉,採淺層橫向(掃散)操作,以鬆解僵硬的「患肌」,也就是內含激痛點的肌肉,而當患肌由硬轉軟,症狀往往能即刻改善。
▲傳統鍼灸(左圖)針具較細且以直針刺入穴位,浮針針具較粗且採橫插方式鬆解「患肌」。圖非當事人。(圖/周立偉醫師提供,下同)
周立偉表示,他師承臺灣復健醫學激痛點治療大老洪章仁教授,而中國中醫師符仲華教授於1996年研發出浮針療法後,希望能建立動物實驗、人體試驗等科學實證,於是親自來臺向洪求教,也促成他參與研究,並逐步將浮針推展至國際。
▲傳統鍼灸與浮針的下針差異。
針對浮針運用,周立偉說明,最初用於網球肘、腰痛、肩頸痠痛等肌筋膜疼痛,但隨個案累積,已逐漸延伸至便秘、胃食道逆流與頑固性打嗝,去年便成功治療一名嚴重的頑固性打嗝青少年個案,並發表於國際期刊。
周立偉指出,該個案長期有過敏困擾,去年8月突然開始持續打嗝,每分鐘達3、40次,且發作可達半小時以上,中間僅短暫緩解,如此長時間折磨使他每晚只能睡3、4小時,不僅影響精神狀態,進食也成問題,導致體重明顯下降,只好暫時休學。
▲少年接受浮針治療後,患肌得以鬆解,打嗝症狀也完全消失。
經多種西藥治療及傳統鍼灸、推拿、小針刀均無效後,此個案嘗試浮針治療,醫療團隊在腹直肌、豎脊肌與大腿內收肌發現多處僵硬,隨即以浮針皮下掃散鬆解患肌羣,結果首次治療後,打嗝便明顯減輕,連續7次療程後症狀完全消失,全程未出現不良反應,追蹤1個月也未復發。
周立偉表示,浮針的價值在於「透過皮下結締組織的介入即可改善內科表現」,例如此個案就是藉由鬆解腹直肌等患肌羣,使腹壓得以下降,橫膈膜不再持續痙攣,進而改善頑固性打嗝;他強調,對於已排除重大病因仍反覆打嗝的患者,浮針是安全、即時且有效的選擇,相信未來在其他難治疾病仍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