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變黑幫免洗筷」 吳宗憲批對少年兇手:保護到極致、到爆炸
新北市楊姓國中生2023年在校內遭割頸身亡,行兇的郭姓少年與教唆的林姓少女一審被依殺人罪各判9年、8年徒刑,現上訴臺灣高等法院。立法委員吳宗憲今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詢問少年保護、刑事前科議題,他認爲兩者不應混爲一談,以割喉案爲例,對未成年「保護到極致、保護到爆炸」,誰能預防?
吳宗憲說,悲劇發生後,沒人注意甚麼要改變?如果小朋友殺人,司法院還是要拿「刑事政策」、「賦歸社會」來辯護嗎?民衆會聽得下這些大道理?會不會反而害這些小孩子,讓他們成爲黑幫的「免洗筷」?
吳要求塗銷觀察期不能一致,整天在保障被告權利,被害人的權利呢?善良的小朋友們誰來保護?
「當小朋友一直在踐踏法律的底線,就必須終止對他的寬容。」吳宗憲要求建立分級把關的塗銷制度,如是輕微非行案件,應快速去標籤化,短期觀察合理,協助少年重返社會。若是重大刑事案件,如強盜、殺人等重罪,應採更嚴格、更長的觀察期,並附加其他條件;另搭配追蹤機制,促成就業穩定、保護官與司法社工追蹤報告,確認真正改變才能塗銷。吳認爲這才能體現少事法所謂的「健全自我成長」的保障是有附條件的。
吳宗憲說,以新北校園割喉案爲例,同班同學目睹連砍十幾刀的殺人場景,如果這名少年結束刑期回到社會,大家關切的是「真的改變了嗎?」觀察期夠不夠?真的確認不會再犯了嗎?
立法委員吳宗憲今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詢問少年保護、刑事前科議題,他認爲兩者不應混爲一談,以割喉案爲例,對未成年的保護「保護到極致、保護到爆炸」,誰能預防?記者王宏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