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釋永信爭議事件簿 2015年「吹哨者」曾舉報72宗罪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爭議事件簿。(圖/記者魏有德制)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昨(27)日經官方證實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等罪名,正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消息一出,一時輿論譁然,對此,《東森新媒體ETtoday》透過整理時間線,一窺這位傳奇方丈如何使少林寺在文革後浴火重生,又落得譭譽參半的名聲。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圖/CFP)

釋永信原名劉應成,他在時年16歲時於嵩山少林寺出家,拜釋行正法師爲師,獲法號「永信」,開始其宗教生涯。他被視爲大陸文革後,首批恢復宗教活動時期入寺的僧人,被認爲其成長軌跡與改革開放同步,也影響到他在接下方丈後,一步步構築出「事業版圖」的思想模式。

釋永信22歲時,師父圓寂,他便接下少林寺第30代住持之職,創下大陸佛教界最年輕寺院住持的記錄。此時,少林寺僅剩9名老僧,不僅香火冷清、人煙稀少,建築也十分破敗,年門票收入不足萬元(人民幣,下同)。

▲釋永信接受媒體採訪。(圖/CFP)

直至1990年代,此時正值大陸改革開放、中國持續進入國際社會之際,釋永信以「武術外交」爲突破口,先後於1989年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會、1996年成立少林寺武僧團,透過全球巡演重新打開少林寺知名度。直至1998年註冊首個「少林寺」商標,初現商業運作之端倪,這也引起佛教界對其「以武代禪」的批評。

2005年,釋永信成立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少林」IP納入其中,專注於品牌商業開發。截至2014年,該公司控制全球700餘項商標、18家關聯企業,年商業授權收入超3000萬元,當然,這也使宗教界質疑其讓千年古剎變成「宗教迪士尼」。

2009年,輿論曝光其與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釋延潔(俗名韓明君)有一非婚女兒韓佳恩。當時,少林寺嚴正聲明稱「惡意誹謗」,但2025年經DNA比對技術正式確認親子關係,同時,還發現其另育有一子釋正恩。

▲釋永信在僧人攙扶下回到少林寺院內。(圖/CFP)

2014年,釋永信在少林寺1500週年慶典上,身披由16公斤黃金絲線與翡翠打造的「雲錦袈裟」亮相,外界估價超16億元。然而,此舉引發輿論對宗教人士奢侈消費的強烈質疑,央媒《人民日報》更是發文《少林寺還是少銅臭?》來提出批判。

時隔一年,釋永信弟子釋延魯於2015年7月聯合7名少林僧衆,實名舉報方丈「私生活混亂、轉移寺院資產」,提交包括海外帳戶流水在內的72項罪證。經當時大陸國家宗教局調查後認定,「經濟問題證據不足」,關於私生女一事則解釋爲「收養關係」,不過,他也成爲揭發釋永信私底下不爲人知一面的首個「吹哨者」。

其後,陸媒在2015年8月揭露其擁有「釋永信」(安徽潁上)與「劉應城」(河南登封)的雙重戶籍,涉嫌違規獲取身份證件。登封警方調查後,註銷其一戶籍,並未追究法律責任。

少林寺於2022年斥資4.52億元競得鄭州鄭東新區商業用地,規劃建設「少林國際文化中心」。此舉也引來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明賢法師公開批評,「這是宗教資本化的危險信號。」

▲陸網曾傳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兒子釋正恩將接班。(圖/翻攝微博)

2024年,大陸微博流傳一則「釋正恩將接任方丈」消息,由於釋正恩的身份,更是引起「世襲方丈」的疑問,少林寺緊急發出聲明稱「方丈繼承需按宗教儀軌」,藉此平息外界質疑聲浪。後經查證,釋正恩確實爲釋永信隱瞞多年的次子,當時就讀於雪梨某私立學校。

就在2025年5月,少林寺「禪武文化節」閉幕式後,釋永信突然失聯,官網刪除其全部活動報導,寺內方丈院甚至貼出「內部整修」告示,被視爲是這次風暴的開端。直至2025年7月26日,微博輿論爆料稱,釋永信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少林寺官微則迴應「請以宗教事務部門公告爲準」帶過。

然而,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聯合中央紀委於隔日(27日)通報,確認釋永信涉嫌「挪用資金罪」、「重婚罪」,違規生育子女查證屬實,案件正式移交司法機關。

釋永信38年間建立起的「少林帝國」正式開始傾塌,而他在網路上「精彩豐富」的私生活,也將逐漸隨着調查進度,攤在陽光下接受外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