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出海中企應對關稅彙總:立訊精密、安克創新、道通科技等迴應;消息稱SHEIN獲英國上市批准;印尼政府放寬TKDN要求
中企應對關稅彙總
1、道通科技多舉措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備足庫存、客戶共擔成本
面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道通科技表示已建立多維應對機制,通過“戰略組合拳”確保公司在行業中受影響最小,並持續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起便提高美國本土安全庫存,目前庫存可滿足未來6-9個月銷售需求,有信心達成美國市場年度目標。
道通科技預計關稅調整將推高行業定價,但前期已與客戶溝通,美國經銷商及客戶願共同分擔新增成本。同時,公司將結合市場情況適時調整產品定價,優化毛利水平,以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2、巨星科技:全行業未來都會有漲價的需求
巨星科技最新公告顯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美國市場收入佔總營收65%,產品由中國及東南亞三地(越南、泰國、柬埔寨)協同供應。公司表示,在關稅政策出臺後已第一時間啓動漲價措施,預計全行業將很快跟進漲價。目前東南亞生產基地產能持續緊張,訂單處於飽和狀態。巨星科技認爲,在當前貿易環境下,東南亞地區仍是理想的產能佈局選擇。
3、安克創新多措並舉應對美國關稅新政,強化創新與全球供應鏈佈局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安克創新迅速啓動跨部門專項應對機制,通過三大策略保障業務韌性:一是聚焦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與品牌建設,以創新產品和用戶粘性提升議價能力;二是全鏈條降本增效,優化設計、供應鏈協作及規模效應,實現成本優化與品質平衡;三是加速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在更多國家和地區佈局產能,分散政策風險並開拓新興市場。公司表示將持續動態調整策略,確保市場競爭優勢。
4、致歐科技戰略調整:美國市場漲價應對成本壓力,雙供應中心強化全球佈局
4月7日,致歐科技在互動平臺迴應投資者稱,爲應對短期成本衝擊,公司將在美國市場實施產品漲價,並構建中國+東南亞雙供應中心,增強供應鏈韌性。目前,歐洲市場貢獻公司約60%營收,美國佔30%。面對地緣政治及國際業務環境變化,致歐科技將鞏固歐洲大本營優勢,加快新品迭代、拓展高貨值品類,並加速滲透德國線下渠道;同時積極佈局新興市場,以多元化策略降低經營風險。
5、立訊精密: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
立訊精密4月9日在電話會議表示,在4月2號之前大家就關心關稅對公司這類硬件公司的影響。此前認爲影響不大,但沒預估到針對中國的關稅會這麼高。不過性質一樣,公司國內製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國,這部分略有影響。
公司會觀察未來關稅落地情況,相信客戶會要求將這部分出口美國的產品移到相對關稅比中國低的地方,這會帶來一些挑戰。除非越南的關稅比其他國家地區高很多,否則消費電子過去多年大部分在越南的產能再轉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基於目前公司既有產能合理利用的考慮,公司消費電子海外擴充計劃會優先考慮東南亞。
6、匠心家居:越南基地營收佔比超70%
4月11日匠心家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此次美國政府推遲對越南關稅政策90天的報道,公司確認該信息屬實。此次延遲將爲公司提供更充足的準備和調整時間。
關於公司越南基地的情況,目前該基地作爲公司全球化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現的營業收入佔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已超過70%,主要服務於北美等國際核心市場。越南工廠近年來在產能建設、自動化水平及交付能力方面持續提升,已成爲公司穩定運營和全球供應的關鍵支撐。
公司將繼續密切關注政策動態,靈活調度全球產能資源,確保客戶交付和整體經營平穩有序推進。
7、部分中國供應商撤離美國市場,美國中小電商陷供應鏈危機
隨着美國關稅政策持續加碼,部分中國經銷商正放棄在美國倉庫備貨的策略,導致依賴這些供應商的美國中小電商陷入困境。一位企業主在Reddit爆料,其中國供應商因"美國市場太難做"而全面退出,迫使他面臨高昂的直郵成本和最低起訂量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上週甚至釋放矛盾信號——正在阻礙製造業迴流美國的預期效果。儘管部分賣家仍支持關稅政策,但現實情況顯示,供應鏈中斷已讓中小企業承受巨大沖擊,有企業主哀嘆"額外費用巨大,我們完蛋了"。
8、關稅加徵下義烏商戶淡定應對:美國訂單暫緩但需求仍在
近期,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廣泛關注,“世界超市” 浙江義烏也受到波及。不過,一家專營工具的商戶透露,目前雖來自美國的訂單有所暫緩,但整體銷量並未受到影響。該商戶還表示,自家產品的出廠價不會因關稅而改變。從目前得到的反饋來看,美國客戶仍會繼續下訂單,只是關稅使得美國老百姓要爲此掏出更多錢。
9、美國加徵汽車關稅,中國車企暫受影響有限
美國政府宣佈自4月3日起對所有境外生產的整車徵收25%關稅,5月3日起加徵汽車零部件關稅。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口美國汽車僅11.6萬輛,佔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的1.81%。華泰證券分析指出,該政策主要衝擊日韓德系車企,對中國直接影響較小。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自主品牌在美國市場幾乎零銷售,因此不受此輪關稅影響。專家預測,中國車企或加速轉向歐盟、東南亞等增量市場佈局。
10、中美關稅爭端致中國“廉價商品”涌向歐洲
據歐盟貿易協會消息,美國對中國新徵懲罰性關稅後,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由於美國方面除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外,還對低價值中國商品加徵 90% 關稅,並取消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稅進口政策,使得從遠東地區涌向歐洲的 “廉價商品” 大幅增加。
歐盟貿易協會常務董事萊納 - 威爾稱,越來越多亞洲集裝箱船運載低價值貨物駛向歐洲。他呼籲歐盟委員會 “立即行動”,並指責 Temu 和 SHEIN 多次涉嫌違反歐盟法律,而歐盟此前未動用執法手段。
此前,歐盟已按照《數字服務法》分別將 SHEIN 和 Temu 列爲 “超大型在線平臺”,要求兩家企業遵守包括評估、減輕不安全與假冒產品銷售等系統性風險的相關規定。但顯然,歐盟貿易協會認爲在 Temu 和 SHEIN 的監管上,還有進一步加強的必要。
11、中美關稅戰引爆"棄貨潮"
美東時間4月9日,特朗普宣佈將對華商品關稅驟提至125%,導致中國對美出口訂單斷崖式下跌。據《南華早報》報道,部分中國貨主爲規避天價關稅,已開始中途棄貨,將集裝箱甩給航運公司。
某上市企業透露,其日出口量從40-50櫃暴跌至3-6櫃,綜合稅率達136%,緊急叫停東南亞運輸計劃。海運業擔憂重現"幽靈集裝箱"潮——進口商因關稅遠超貨值,寧可棄貨也不提櫃。業內人士警告,中美貿易或進入"速凍期",貨代需警惕棄貨、收款及關稅風險。
新興市場動態
1、印尼政府放寬TKDN要求,取消進口配額
爲應對美國加徵進口關稅帶來的外部壓力,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日前宣佈一系列涉及放寬國內組件含量(TKDN)規定、取消進口配額和部分審查流程的重大調整,以此提高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外資,推動國內經濟發展。
普拉博沃總統在雅加達經濟論壇上明確指出“如果TKDN政策反而削弱了本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那就不應強制推行”。他呼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放寬部分領域的TKDN,確保印尼工業在國際市場中具備足夠的彈性與吸引力。
此外,爲進一步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普拉博沃已指示取消各類商品的進口配額制度和取消繁瑣的技術性審查流程。他認爲部分技術審查程序甚至比總統令更爲嚴苛,已不符合當前發展的需要,必須予以調整,以提升貿易效率。
2、俄羅斯寵物經濟爆發
數據顯示,2024 年,俄羅斯寵物用品市場需求量同比增長 58%。線上寵物用品銷售額年增約三分之一,消費者單次網購金額是線下的 2 倍多。 從養寵類型看,貓狗最受俄羅斯家庭喜愛,其中貓的數量衆多。在消費人羣方面,25 - 34 歲年輕男性是主力,他們偏好高性價比、功能性強且美觀的寵物產品,對健康化、智能化產品需求突出。 在熱門品類中,超 60% 幹貓糧依賴進口。寵物傢俱方面,像防寒寵物窩、多功能寵物牀等。智能設備成爲 “留守寵物” 的好幫手,如防凍型餵食器、防寒版 GPS 追蹤器、互動玩具及健康監測項圈等。環保產品也備受關注,可降解貓砂、環保清潔用品等需求上升。
3、俄羅斯大齋節素食消費激增,Ozon Fresh植物肉需求暴漲5.5倍
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Ozon Fresh平臺大齋節期間素食產品需求顯著增長,整體齋戒食品銷量同比激增60%。其中植物肉成爲新寵,需求量較去年猛增5.5倍,平均消費金額提升25%;替代牛奶品類三年間銷量增長近50%。即食齋戒食品如大齋羅宋湯、蔬菜抓飯等新品表現亮眼,植物基醬汁銷量更是去年的三倍。與2024年麪食主導的情況不同,今年蔬菜類購買頻率翻倍,成爲齋戒期間最受歡迎品類。這一消費趨勢反映出俄羅斯消費者對健康素食和便捷齋戒食品的強烈需求。
4、阿聯酋調整對中國公民免簽入境停留期限,有利於中方商務出行
4月11日,中國駐阿聯酋使館、中國駐迪拜總領館發佈消息稱,近期,阿聯酋調整對中國公民免籤政策。持有效期6個月以上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可免簽入境阿聯酋,每180天內總停留時間不超過90天。此前,根據雙邊免籤政策,中國公民因旅遊、商務、探親、訪問、過境等目的到阿聯酋,可免籤停留30天。
此次政策調整將更加有利於中國投資、外貿等商務人士在阿聯酋的出行和差旅。
5、巴西這六州網購頻率高於巴西全國平均水平
Futura Inteligência於3月進行的人類發展調查顯示,巴西馬託格羅索州、南馬託格羅索州、聖埃斯皮裡圖州、戈亞斯州、巴拉那州和聖卡塔琳娜州經濟潛力不斷增長,網購頻率高於巴西全國平均水平。這些州約22.9%的消費者每月網購,超過全國18.5%的平均水平,且對送貨時間滿意度高達92.9%,高於全國89.9%的水平。這些州居民更常光顧超市,38.8%的受訪者每週購物一到兩次。此外,巴西作爲唯一擁有阿里速賣通、Shopee、SHEIN、Kwai、Temu和TikTok Shop六大電商巨頭的國家,預計未來這些巨頭將佔據巴西電商市場50%以上份額。
6、越南2025年首季經濟增速創5年新高,達6.93%
越南統計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經濟同比增長6.93%,創5年來同期最高紀錄,但略低於渣打、大華銀行等機構預測的7.1%-7.7%。其中,工業和建築業表現亮眼,增加值增長7.32%,加工製造業成爲主要驅動力;服務業受益於春節消費回暖及國際遊客增長,貢獻超53.7%的經濟增加值;農業領域亦穩步增長3.74%。此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22%,顯示內需持續活躍。
平臺動態一覽
1、TikTok Shop美區賣家注意:小額豁免政策變動,入關費用大幅調整
4月7日,TikTok Shop向美區賣家發佈通知,宣佈因美國取消800美元小額關稅豁免,平臺將自2025年5月2日起執行新規:對入境商品徵收30%從價稅,並分階段加收單件25美元(6月1日前)或50美元(6月1日後)的特定關稅,同時要求承運人繳納國際保證金。新規引發賣家兩極反應——部分低利潤賣家考慮轉戰其他站點,而高利潤賣家計劃提價轉嫁成本。儘管短期陣痛難免,行業普遍認爲此次調整將加速美區賣家供應鏈優化與定價策略升級,長期或推動市場向高附加值品類轉型。
2、Temu進軍馬爾代夫市場,攜手當地郵政佈局跨境網購物流
據外媒報道,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登陸馬爾代夫,爲當地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跨境網購服務。此次擴張標誌着Temu在鞏固歐美市場後,加速佈局新興市場。爲提升物流效率,Temu與馬爾代夫郵政有限公司(Maldives Post Limited)達成戰略合作,將利用其完善的物流網絡,提供PickPost自提點、送貨上門及到店取貨等多種配送方式,確保訂單快速、可靠送達。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優化馬爾代夫用戶的購物體驗,助力Temu拓展全球版圖。
3、亞馬遜西班牙2024年營收突破80億歐元,同比增長12.6%
亞馬遜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其在西班牙業務總收入達80億歐元,同比增長12.6%,爲西班牙國庫貢獻稅收超13億歐元。公司去年在西班牙投資45億歐元,同比增長32%,自2010年進入該國以來累計投資超200億歐元。亞馬遜在西班牙運營規模持續擴大,目前擁有28000名員工,並新增多個物流中心及AWS數據中心。平臺上的17000家西班牙中小企業通過亞馬遜實現出口額超10億歐元。
此外,AWS宣佈未來十年將在西班牙投資157億歐元,預計創造17500個就業機會。亞馬遜通過"Despega"計劃已培訓45000家中小企業,持續推進西班牙數字化轉型。
4、eBay德國站新政:中國賣家光伏產品對德個人買家可享免增值稅優惠
4月8日消息,德國稅務部門最新通知顯示,大中華區賣家在eBay德國站銷售8個光伏品類下的部分光伏產品給德國境內個人買家時,將暫時享受增值稅(VAT)零稅率優惠。這一政策旨在促進綠色能源產品在德國市場的流通,爲中國光伏賣家拓展歐洲市場提供便利。具體適用品類及實施細則需以eBay官方公告爲準。
5、TikTok Shop歐洲物流服務全面升級,推出FBT及歐盟內部物流解決方案
TikTok持續加碼歐洲社交電商市場,正式推出TikTok Shop物流服務,包含Fulfilled by TikTok(FBT)和歐洲內部物流解決方案兩大核心業務。目前FBT服務已在西班牙和德國上線,爲當地賣家提供倉儲、分揀和配送一站式服務,支持單件不超過20公斤的包裹,允許賣家靈活管理庫存。該服務此前已在英國成功運營。
同時推出的歐盟內部物流網絡將顯著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減少清關延誤。這一系列物流創新將幫助賣家降低運營成本、縮短交貨時間、優化用戶體驗,並輕鬆拓展國際市場。憑藉其獨特的流量轉化優勢,TikTok Shop正成爲數字原生品牌和內容創作者挑戰亞馬遜FBA等傳統電商平臺的有力競爭者。
6、MercadoLibre加碼巴西市場,2025年投資增至58億美元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宣佈2025年將大幅增加在巴西的投資規模,計劃投入340億雷亞爾(約合58億美元),較往年增長48%。這筆資金將重點用於物流基礎設施升級、技術創新及市場營銷拓展。作爲公司最大單一市場,巴西2024年爲MercadoLibre貢獻超614億雷亞爾(110億美元)營收。伴隨業務擴張,公司還將在當地新增1.4萬個工作崗位,使巴西員工總數在年底達到5萬人。
7、Shopee加碼內容電商戰略:視頻+直播+KOL營銷打造增長新引擎
Shopee正加速佈局內容電商生態,通過Shopee Video和Shopee Live等產品矩陣,爲品牌搭建與消費者深度互動的橋樑。其推出的Affiliate Marketing Solutions(AMS)計劃,通過整合KOL資源,助力品牌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內容營銷方案,有效提升轉化率和用戶粘性。
8、Lazada報告揭示東南亞電商賣家AI應用現狀與挑戰
Lazada最新AI研究報告顯示,東南亞68%電商賣家自認熟悉AI技術,但實際應用率僅37%,呈現顯著認知落差。儘管89%賣家認可AI提升效率的作用,61%仍對其實際效用持疑,64%認爲成本與實施難度是主要障礙。 區域數據顯示,印尼和越南以42%的AI應用率領先,泰國則以30%的AI熟練賣家佔比居首(指80%業務整合AI)。
但整體仍有76%賣家處於"AI渴望者"(50%)和"AI不可知論者"(26%)階段,反映從認知到落地的轉型挑戰。 Lazada集團CEO指出,賣家普遍面臨手動流程轉型困難(93%)和員工工具慣性(75%)等問題,呼籲加強AI工具開發(42%需求)與技能培訓。報告強調,東南亞電商AI化雖潛力巨大,但需突破成本、基建與人才的多重瓶頸。
9、TikTok Shop泰國市場Q1爆發,GMV猛增217%躍居全球第一
TikTok Shop 2025年Q1報告顯示,泰國市場以25-30億美元GMV、217%季度增長率穩居全球榜首,遠超美國(+94%)和印度(+214%)。三大增長引擎驅動:①深度本地化策略,聯合泰國品牌打造精準推薦;②短視頻+直播互動模式提升轉化率;③Z世代用戶佔比超60%,成核心消費力量。分析師指出,泰國"內容即購物"模式或複製至拉美、歐洲市場,持續擴大TikTok全球電商優勢。
10、eBay更新英美跨境關稅信息,應對美國新海關政策
eBay近日發佈公告,針對從英國銷往美國的商品關稅政策作出重要更新。根據美國海關新規,自2025年4月3日起,價值超過800美元的訂單將面臨額外關稅,且買家可能需要提供額外稅務信息,可能導致物流延遲。eBay建議賣家優先使用"全球送貨計劃",該服務已包含所有關稅費用,能簡化清關流程並確保交易安全。
新政策下,關稅金額將取決於商品材質(如鋼鋁製品)、類別等因素,這些費用將由承運商在交貨時向買家收取,不包含在商品標價中。eBay正在同步更新平臺"預計送達日期"功能,幫助賣家適應新政。
11、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平臺中國商品或漲價
亞馬遜 CEO 安迪・賈西表示,受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最低 145% 關稅影響,平臺上中國商品賣家可能會提高價格。這一情況引發賣家擔憂,因爲據估計該平臺上 70% 的產品都來自中國。報告顯示,亞馬遜頂級賣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爲應對關稅,亞馬遜已進行戰略囤貨、重新談判訂單,還取消部分中國賣家訂單。
此次關稅上調幅度遠超以往,類似貿易衝突中,零售商曾採取漲價、尋找替代供應商等措施。而亞馬遜獨特的 “購買按鈕” 機制,讓賣家在轉嫁關稅成本與保持價格競爭力間兩難,提價可能導致失去搜索優勢和訂單量。
12、沃爾瑪墨西哥推出30分鐘極速配送,挑戰電商巨頭霸主地位
沃爾瑪墨西哥宣佈重磅戰略,計劃通過“Quick Commerce”模式將配送時間縮短至30分鐘,直接挑戰Mercado Libre和亞馬遜的市場主導地位。公司CEO Ignacio Caride表示,將依託全墨2,700家門店、19個自動化物流中心及亞洲市場驗證的高效技術(如JIT庫存系統),結合AI預測和機器人分揀,實現超快速精準配送。目前其電商銷售額已達484億比索(年增19.5%),未來還將投入60億美元擴建物流網絡,並支持本土供應鏈(83%商品爲墨西哥製造)。
13、消息人士稱:SHEIN 已獲得英國批准在倫敦 IPO,正在等待中國批准
路透社消息,近日,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快時尚跨境電商巨頭 SHEIN 已成功獲得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的批准,向着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邁出關鍵一步。早在今年 6 月初,SHEIN 就已向 FCA 秘密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此前,SHEIN 原計劃於紐約上市,卻因遭到美國立法者反對而擱置。儘管獲得了 FCA 的認可,SHEIN 仍需得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放行許可,目前尚未取得這一批准。一旦通過兩國監管機構的審覈,SHEIN 將公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的意向,開啓爲期四周的招股和定價指導流程。
熱門行業觀察
1、全球在線支付市場2032年將突破63萬億美元,數字錢包成主流支付方式
根據Craftgate最新年度報告,全球在線支付市場交易總值預計到2029年將達36.75萬億美元。《全球市場洞察》數據顯示,該市場2023年規模爲12萬億美元,2032年有望增至63萬億美元。支付技術創新和無縫支付體驗成爲關鍵增長動力——Stripe研究顯示,85%的消費者會因缺少首選支付方式而放棄購物。
數字錢包正快速崛起,2024年已佔全球電商支付的近半數份額,預計2024-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8.1%。安永調查指出,超85%企業計劃未來3年採用替代支付方式,到2026年全球使用非傳統支付的用戶將超8700萬。
2、到2030年清潔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0.1億美元
最新行業報告顯示,全球清潔機器人市場規模將以23.7%的年均增速迅猛擴張,2030年預計達210.1億美元。後疫情時代衛生意識提升成爲核心驅動力,住宅用戶每週平均6小時的清潔需求正加速智能設備普及,而商業領域勞動力成本上升進一步推動行業應用。
技術創新持續賦能市場發展,三星等廠商推出的支持AI語音控制的智能清潔機器人引發關注。專業清潔場景(如太陽能板、泳池等)的拓展與零售、醫療等行業對自動化清潔的需求增長,共同塑造了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興市場。
3、到2030年,抗衰老補充劑市場規模將達到69.9億美元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抗衰老補充劑市場規模預計以7.89%的年均增速持續擴張,2030年將突破69.9億美元。人口老齡化成爲核心驅動力——據預測,美國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50年翻倍至8800萬,全球80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將升至5%。
疫情後健康意識提升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老年人通過補充劑應對免疫力下降、關節疼痛等衰老問題。行業創新持續涌現,如Reversal公司推出的NMN抗衰老新品,但健康飲食、運動等替代方案可能對市場增長形成制約。天然有機產品需求上升正重塑消費者偏好。
4、英國復活節消費熱潮將至:40%消費者計劃增加支出,總額或達23億英鎊
最新數據顯示,超過40%的英國消費者計劃在今年復活節增加消費,預計總支出將達23億英鎊,人均消費較去年增長10%至124.75英鎊。食品飲料和豪華彩蛋成爲主要驅動力,佔預算70%以上。受復活節日期延後(4月20日)和預期溫暖天氣影響,零售商正積極準備酒精飲料和戶外傢俱等季節性商品促銷。
GlobalData分析師指出,46%消費者傾向購買高端彩蛋,瑪莎百貨等零售商已推出創新產品滿足需求。有孩家庭活動參與意願顯著提升8個百分點,DIY手工藝套裝和家庭活動套餐成爲熱門選擇。專家建議零售商通過限時折扣和主題活動吸引客流,把握這一全年重要消費節點。
5、歐洲木質傢俱市場2034年將達582億美元
歐洲木質傢俱市場2024年規模達436.4億美元,預計以3.5%的年均增速增長,2034年將突破582億美元。核心驅動力來自住宅需求提升(歐盟2023年家裝支出達3000億歐元)及城市化進程(2015-2020年歐盟城市人口增長2.4%)。消費者偏好顯著變化:60%願爲定製傢俱支付溢價,環保認證(如FSC)和可持續材料需求激增,線上渠道加速滲透。
德國以92億美元領跑市場(2034年或達132億),硬木傢俱佔比超75%。頭部企業如宜家(2024年收購波羅的海零售業務)、Vitra等通過技術升級與併購強化競爭力,行業集中度仍較低(TOP4企業份額5-10%)。細分領域看,室內傢俱2024年佔359億美元,多功能設計受青睞;商業場景中酒店與醫療需求增長顯著。
6、全球智能家電市場2032年將突破9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1.5%
根據Meticulous Research最新報告,全球智能家電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435.5億美元飆升至2032年的930.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5%。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智能家居普及率提升、物聯網及語音助手技術發展,以及消費者對互聯、節能和AI驅動的智能家電需求激增。具備遠程監控、自動化和節能功能的產品正成爲市場新寵,推動製造商持續創新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7、AI購物革命席捲美國:流量暴增12倍,87%用戶依賴AI決策
Adobe最新報告揭示AI正在重塑電商格局:過去半年美國電商AI訪問量激增1200%,網絡星期一期間峰值達1950%。數據顯示39%消費者已習慣AI購物(53%計劃明年使用),最常用於產品搜索(55%)、個性化推薦(47%)和折扣追蹤(43%)。AI用戶表現出更強黏性——頁面瀏覽增加12%、跳出率降低23%,87%用戶在大額消費時首選AI助手。
儘管當前AI流量轉化率仍落後9%,但差距從7月的43%快速收窄。電子/珠寶品類轉化表現最佳,而旅遊(流量+1700%)和金融(瀏覽時長+45%)領域同樣迎來AI革命。專家指出,生成式AI正成爲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徹底改變消費行爲模式。
8、到2030年,IP攝像機市場規模將達到311.1億美元
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全球IP攝像機市場規模將以13.4%的年均增速擴張,預計2030年達311.1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源於三大趨勢:一是紅外攝像技術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監控升級;二是住宅安防需求激增,分期付款安全服務的普及降低了使用門檻;三是亞太地區成爲增長引擎,中國政府採用AI識別技術(如50米距離行爲分析)引領行業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後消費習慣變化帶來市場波動,但智能警報、可疑行爲識別等功能持續強化IP攝像機在商業和家庭場景的應用價值。隨着入室盜竊案件增加,兼具性價比和智能分析功能的安防解決方案正獲得全球消費者青睞。
9、2024年中國照明產業外貿向好,LED智能照明銷量佔70%
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下,中國照明產業正加速從傳統制造向智能生態轉型,外貿市場持續向好。2024年,中國照明產品出口額達561億美元,其中智能燈具佔比顯著提升,LED智能照明銷量佔70%。“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爲重要增長點,2025年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0%,技術輸出帶動溢價提升20%。
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佈局(如中山古鎮產業帶SKU超400個)優化供應鏈,物流成本降低20%。技術創新如自然光譜模擬、耐高溫散熱技術等贏得紅點獎並搶佔高端市場,同時本土化營銷(如智能燈帶單月銷量破7000單)助力品牌破圈。新興市場(東盟、中東、非洲)及高附加值領域(植物照明、醫療照明)潛力巨大,預計2025年醫療照明出口將達15億美元。
服務生態動向
1、成都將開通直飛迪拜全貨機航線,打通中東跨境電商空中通道
4月9日獲悉,成都將於4月26日迎來首條直飛迪拜全貨機航線,實現成都至中東全貨機航線"零突破"。該航線由中國國際貨運航空運營,主要承運跨境電商商品及電子產品,是國貨航在成都開通的第五條國際全貨機航線(此前已開通芝加哥、阿姆斯特丹、巴黎、列日航線)。
新航線將構建成都連接中東的穩定貨運通道,有力促進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併爲華東、華南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物流支持。
2、Airwallex空中雲匯計劃進軍歐美銀行業務,擬拓展貸款服務
4月8日消息,跨境支付企業Airwallex空中雲匯正計劃在英國和美國申請銀行牌照,以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此舉旨在使其業務從支付領域延伸至貸款服務,增強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競爭力。若獲批,Airwallex將能提供更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客戶更廣泛的資金需求。
3、極兔速遞:第一季度東南亞包裹達15.382億件,同比增長50.0%
極兔速遞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經營數據彙報,報告期內,東南亞包裹量達15.382億件,同比增長50.0%,日均包裹量達1710萬件,同比增長51.6%;中國包裹量達49.847億件,同比增長26.5%,日均包裹量達5540萬件,同比增長27.9%;新市場包裹量達7660萬件,同比增長19.4%,日均包裹量達85萬件,同比增長20.8%;合計包裹量達到65.995億件,同比增長31.2%,日均包裹量達7330萬件,同比增長32.6%。
海外政策異動
1、對中國商品徵收104%關稅後,美國暫停實施部分“對等關稅”
4月8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證實,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104%關稅於4月9日將立刻生效。
三日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4月11日晚宣佈,美國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於北京時間4月10日宣佈暫停實施部分“對等關稅”,暫停期現爲90天以期進行貿易談判。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3日表示,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我們敦促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2、普京簽署新消費者保護法:俄羅斯禁止商家強制搭售商品服務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簽署一項新法律,明確禁止零售商向消費者強制搭售額外商品和服務。根據該法律,從2025年9月1日起,商家不得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勾選附加服務選項,必須獲得消費者書面確認才能提供額外付費項目。
新規特別修訂了《消費者權利保護法》第16條,強化了消費者拒絕爲強制消費買單的權利,並保障消費者在此類情況下獲得退款的權利。該法案已正式發佈在俄羅斯政府法律文件門戶網站上,旨在進一步規範零售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
3、中歐電動汽車貿易達成重大協議,關稅有望取消
4 月 14 日消息,歷經半年的激烈博弈,中歐在電動汽車貿易爭端上迎來重大轉機。歐盟委員會 4 月 10 日宣佈,與中國就建立電動汽車 “最低進口價格” 機制達成原則性共識,後續雙方將啓動談判,以該機制替代現行的反補貼關稅。
自 2023 年 10 月起,歐盟對比亞迪、上汽等主要中國車企徵收反補貼關稅,稅率經三次調整後降至 17%-35.5%。2023 年 10 月,中方曾提議以 3 萬歐元爲出口價格下限換取豁免。如今達成的協議,以設定中國出口至歐盟電動汽車的最低價格門檻,來換取歐盟取消上述關稅,平衡了歐洲市場競爭需求與中歐貿易可持續性,比原關稅方案更靈活、更具操作性。
4、越南緊急應對美國46%關稅新政,多舉措尋求談判解決
越南工貿部副部長張清懷在政府新聞會上警告,美國擬對越南商品徵收46%關稅的決定將對出口、FDI投資、就業等多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計算機、電子產品和紡織等關鍵出口行業。
越南政府正積極應對,工貿部長阮鴻延已致函美國貿易代表要求暫緩徵稅並啓動談判。在4月4日越美領導人通話中,越方提議雙邊互免關稅以達成雙贏方案。目前越南已成立副總理牽頭的專項工作組,通過TIFA機制加強協調,研究新形勢下的經貿合作框架,力求穩定出口環境並把握髮展機遇。
【信息來源】36氪 白鯨出海 百運網 財聯社 財通社 出海網 格隆匯 界面新聞 金融界 每日經濟新聞 人民網 商務部經貿新聞 央視新聞 億邦動力 億恩網 (根據字母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