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對等關稅 環境部擬放寬高碳泄漏風險行業標準
環境部長彭啓明上任將滿一週年,環境部今天舉辦施政成果記者會。(蔡佩珈攝)
企業將在明年繳交碳費,其中若屬於「高碳泄漏風險行業」,可適用最高打2折優惠的「排放量調整係數值」,環境部今天表示,將考慮產業國際競爭力來決定是否認列爲「高碳泄漏風險行業」,其中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導致特定年度營業毛利爲負值者,可提出申請適用。此外,可適用優惠費率的「自主減量計劃」申請期程也會從今年6月底延後至今年8月底。
彭啓明上任將滿一週年,環境部今天舉辦施政成果記者會,去年12月底調查顯示,高達88%、440家企業有意願申請自主減量計劃,到目前爲止,已受理51件申請,其中6件已通過審查,代表未來可適用50或100元的優惠費率。
彭啓明表示,賴清德總統上月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針對碳費,指示穩健執行、需協助企業度過難關,因此環境部一定會徵收碳費,但會給予企業方便,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會將自主減量計劃的申請期程延後2個月,開放企業6月底前填申請表、8月底補提完整計劃書資料,藉此保留企業適用優惠費率的資格。
針對「高碳泄漏風險行業」認定標準,他表示,目前規畫分成2部分,第1部分爲是參考南韓及歐盟做法,將高碳泄漏風險指標高於特定門檻的行業別列爲「高碳泄漏風險行業」,審查通過後就可適用到2030年,目前初步規畫鋼鐵、水泥業可認列。
彭啓明表示,第2部分主要是爲了避免碳費弱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會考量產業國際競爭力來認定,目前規畫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導致特定年度營業毛利爲負值者、碳費徵收總額佔營業毛利比例達一定程度者、已面對國際商品傾銷風險者,可申請列爲「高碳泄漏風險行業」,但需要每年提交申請,審查通過後僅適用該年度;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補充,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確定後,會擬出更明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