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打進人形機器人全球百強!打造機械關節與肌肉 還幫CoWoS搬晶圓
圖片來源 謝寬攝
文 鄧凱元
中臺灣以精密機械起家的上銀科技,4月時被摩根士丹利列入「全球人形機器人100強」,讓上銀成爲紅色機器人供應鏈盤踞下,與臺積電、鴻海與和大,唯四入列人形機器人百強的臺廠。
供應鏈透露,上銀去年就開始與擁有車廠背景的美國指標人形機器人公司,合作開發零組件。另外,以運動能力著稱的美國機器狗公司,5年前也和上銀合作開發關節。
一站式開發機器人元件
從精密機械跨入機器人領域,上銀靠的是它在行的線性滑軌、滾珠螺桿與減速機。這些零組件,就如同機械設備的關節與肌肉,搭配馬達後,就能讓機器人動起來。
「上銀是全球線性滑軌與滾珠螺桿的領導廠商,近幾年打入機器人系統與減速機市場,並持續與人形機器人領域客戶互動,未來當人形機器人的量增加,有機會取得更實質的貢獻,」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
上銀打入人形機器人的生態圈,不只做精密零件。從上銀創辦人卓永財的年代,卓永財就陸續從德國等地引進伺服馬達的技術,讓客戶不用找多家供應商拼湊零件,一站式開發機器人關鍵元件。
6年前從父親手上接下棒子,上銀董事長卓文恆這幾年勤跑全球各大型機器人展會。
「做機器人,上銀跟別家很不一樣,別人減速機、馬達、驅動器都是跟別人買,就是組裝的概念,但我們各種馬達、線軌與滑桿都有,可以協助客戶開發,」卓文恆自豪地說。
打進CoWoS搬晶圓
有了客製化手臂與自動化產線的能力之後,上銀也開始尋找新市場。最新的突破是,靠着搬運機器人,跨進了半導體CoWoS商機。
近幾年,上銀的晶圓移載系統,爲半導體產業開發多個關節組成的手臂,以及中間鏤空、號稱市面上最薄的中空馬達,打入半導體大廠的產線,能將晶圓精準、平穩地移入與移出到不同站點加工。
卓文恆強調,不管是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要移動或跳躍,都要用到螺桿、減速機或馬達,還要儘量減輕重量、提高效能,讓機器人不要太費電,所以零件要客製化開發。
「我們的速度其他人比不上,別人要花18個月,我們3分之1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他說。
品質與資安,是臺廠機會
然而,要跨入人形機器人供應鏈,必須面對強大紅色供應鏈的競爭。摩根士丹利估計,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成本,只有非紅供應鏈的3分之1左右。
卓文恆認爲,非中系的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會是臺廠的機會。
首先是臺廠品質。美國指標機器人大廠7月來上銀廠內,仔細檢視發掘臺廠生產、品質、控管等面向,相較中國廠有其優勢。
第二是資訊安全。「光是通訊設備,中國製產品已經引起關注,未來人形機器人,可能按下一個鈕,藍軍就變紅軍,大家不會防備這個問題嗎?」卓文恆強調。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觀察,上銀多年來和臺灣學界合作,也從歐洲、俄羅斯與以色列等國引進新技術,累積了良好的技術基礎。臺廠在品質與穩定性有優勢,「用到不好的零件,機器人還會走起來亂抖動,耐用度也較差,」他表示。
【延伸閱讀】
人形機器人市場將是電動車10倍!3領域臺廠提早卡位
全球股市進入週期翻轉?法人不再愛美股,資金往這三個地方去
巴菲特推薦最穩財富密碼:這檔ETF,讓500美元變百萬
心理學家:處於最幸福關係中的人,每天都會聊5件事
常春藤心理學家:爸媽的工作從來不是讓孩子快樂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