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興觀點/DDS 加速落地 智慧應用再進化
資料已經不是靜態資產,在今天它成爲啓動決策和行動的核心驅動力。隨着5G等技術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設置自動駕駛車的使用範圍擴大,對即時共享、即時跨設備迴應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
商業發展研究院智慧科技服務中心推動以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爲核心的分散式通訊架構,正是迴應此一趨勢的重要佈局。
DDS採取「發佈/訂閱」的資料導向機制,使各節點之間得以直接交換資訊,無須仰賴中央伺服器轉發,有效降低傳輸延遲並強化容錯能力。
相較於傳統請求-迴應架構,DDS更適用於處理異質設備與跨網路環境中的高頻資料流,能穩定支援智慧製造、自主移動設備、遠端監控與邊緣決策等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情境,爲企業建立具備彈性與韌性的資料交換骨幹。
這項技術並非紙上談兵,實際場域應用已逐步展現其價值與可行性。透過結合DDS架構與5G 通訊網路,平臺已成功實現視距外無人機的遠端操控與高畫質影像即時回傳,並同步整合AI辨識模組,于飛行過程中即時完成人車辨識任務。
這樣的技術能力已實際應用於偏遠地區巡檢、農業環境監測、災害應變等情境,在地形受限、連網困難的場域中,依然能穩定執行任務回報。
除無人機外,DDS也成功拓展至自動充電系統、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協同調度與智慧倉儲物流等場景。透過DDS即時傳輸特性,跨裝置的資訊可快速同步,各系統得以彈性調度任務與資源,強化整體作業效率與反應速度。
針對企業最關心的資安問題,DDS本身內建QoS(服務品質)參數設定與資料加密傳輸功能,可有效防止資料遺失或重複傳輸,提升在高風險、高複雜場域中的資料穩定性與抗干擾能力。這對於須整合大量感測器、邊緣裝置,甚至跨區域傳輸資料的企業而言,尤具實用價值。
DDS代表的不僅是通訊協定的升級,更是企業數據管理方式的根本變革。當系統逐步從集中式架構轉向分散式部署,從封閉平臺邁向開放協作,從被動迴應走向主動預判,DDS提供了一個支撐這場轉型的底層基礎。它不只是資料交換的技術選項,更是智慧系統穩定運行與即時決策的保障。
商研院智科中心將持續推動 DDS平臺於更多產業情境的應用落地,協助企業構建具即時性、擴充性與安全性的資料中樞架構。
數位轉型進入「速度至先」時代,掌握即時資料流主導權的經營,不僅是一種產業競爭優勢,更是在快速變動環境中建立速度與創新優勢的關鍵。這將決定企業是否能迎接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