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引資來源地更加多元,“一帶一路”國家對華投資增長較快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商務部近期發佈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降幅收窄。今日(2月20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凌激談到影響因素時介紹,當前全球的跨境投資(全球FDI)比較低迷,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國內相關產業發展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一部分跨國公司主動調整投資佈局,這些綜合因素產生影響,今年1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97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13.4%。

他同時表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都爲跨國公司投資中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土壤,穩外資依然具備堅實的基礎。

凌激介紹,今年1月份當月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去年12月份增長了27.5%,實現環比上升;引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較2024年底分別提高了2.6和0.8個百分點。醫藥製造業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68.4%和23.9%。

引資的來源地更加多元化,英國、韓國、荷蘭、日本對華投資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華投資增長較快。

近期,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25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近70%的消費行業受訪企業預計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中國英國商會發布的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76%的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當前的投資水平或增加投資;中國德國商會的報告顯示,92%的受訪企業計劃繼續在華開展運營,超過一半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年增加投資。

“我想這些數據都體現了跨國公司持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的意願和信心。”凌激說,隨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舉措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以及今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等政策持續落地,我們相信投資中國未來可期,前景看好。

編輯 張磊

校對 陳荻雁